韦乐平:随着模型规模的日益扩大,跨域训练是必然趋势
2025-04-23 15:56:48爱云资讯344
4月23日消息,在今天举办的“2025云网智联大会”上,SNAI推委会荣誉主席、原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分享了对智算拉远的思考。
谈及大模型训练智算拉远的市场需求,韦乐平坦言,可以以网补算,提升闲散智算中心算力资源利用率。“面对大批分散部署、利用率很低的小规模智算中心,若能通过网络互联形成一个大型的逻辑智算池来适应规模日益增长的大模型训练,有望大幅提升闲散智算资源的利用率。”
与此同时,他指出,迈向未来,跨域训练是必然趋势。按照统计,大模型参数每1-2年增长10倍,而对应的GPU芯片的算力仅增长2-4倍,远低于模型规模的增速。随着模型规模的日益扩大,单体的算力、电力、空间资源终将受限,可能需要在园区甚至更大范围内由多个智算中心互联形成一个超级逻辑智算资源池,进行联合训练才有可能支撑超大模型的训练。
韦乐平强调:“至于推理与具体业务场景和访问量相关,更需要跨域实施。”
针对大模型训练智算拉远的挑战,韦乐平认为复杂的商用场景,势必会面临大量不同功能、性能的异构GPU、规模不同的AIDC的互联、不同业务场景、不同设备和不同组网方式、不同模型和不同参数的协同挑战。
此外,还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在韦乐平看来,一是带宽收敛问题。“无收敛带宽普适性和前瞻性好,部署快,但成本太高;收敛比4-8时,带宽成本可以降至10%之内,但是只适用特定业务场景下的特定模型拆分方式,缺乏普适性和前瞻性。”
二是功能和性能问题。拉远后必然面对丢包、抖动乃至中断故障等诸多挑战,对ROCE网络的功能和性能有不少严格的要求。
统一管理和运维也是挑战之一。韦乐平认为,现有固化的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不适合快速部署逻辑统一的异地智算中心,需要对现有管理运维体系、生产流程、监控管理平台改造升级。
相关文章
- 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升级全栈AI能力,助力汽车产业大模型应用
- 罗盘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Compass Copilot助力企业快速搭建大模型应用
- OpenAI推出新一代开源模型,微美全息多线攻关促AI开源应用落地
- 全国首个“AI大模型+智能体”智能查号系统,亚信科技携手天津联通打造
- “比人类还会骗人“:Z世代大学生用AI重构“谁是卧底“,各家模型大乱斗
- 腾讯云李力:构建稳定安全的基础设施,助力大模型应用落地
- 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构建大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枢纽
- UU跑腿全面接入MCP大模型上下文协议 开启智能服务生态新纪元
- 智能化升级:英特尔和海信联合发布会议垂域模型方案
- 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已率先接入MCP!拓展AI应用边界
- 腾讯云王麒:大模型+知识库,是企业落地AI的最佳路径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榨干3000元显卡,跑通千亿级大模型的秘方来了
- 商汤与傅利叶达成战略合作,让大模型成为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
- 阿里发布3D数字人模型开源引关注,微美全息多模态技术为AI虚拟人发展“添翼”
- 海信商用显示联合英特尔发布端侧会议领域垂域模型,以AI技术重构会议效率与安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