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软科技联合TI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助力汽车智能化进阶提速
2025-04-18 10:03:49爱云资讯974
全球电子产业的盛会——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日前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虹软联合德州仪器(TI)亮相展会,共同展示双方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成果,重点展出了基于TI平台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涵盖主动安全、驾驶辅助、泊车辅助等关键功能模块,具备成熟的量产可行性与平台兼容性,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驻足交流。
虹软构建多层级感知矩阵,布局智驾全场景应用
作为视觉AI领域的核心技术提供商,虹软长期聚焦智能驾驶关键模块的算法研发与系统工程实现,围绕不同的功能与性能需求打造了多系列、可量产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形成了从算法到系统、从软件到平台的产品体系。
此次展出的方案聚焦L2+级别的视觉感知应用,基于TI平台实现了多功能集成与低功耗优化,具备可前装量产、快速部署的能力。系统支持AEB、FCW、LDW、LKA、BSD等主动安全功能,并融合了支持DDAW/ADDW的DMS驾驶员监测功能、城市与高速LCC、APA等辅助驾驶与泊车功能,满足从主干道通勤到低速泊车的多场景使用需求。
事实上,虹软已构建起覆盖多算力等级的智能驾驶产品体系,推出包括 SouthLake(南湖)、WestLake(西湖)、EastLake(东湖)在内的多系列解决方案,提供从入门到高端的全栈智驾能力,可适配多样化的车型需求,助力车企打造差异化、具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
其中,SouthLake适配低算力平台,聚焦前视ADAS与DMS基础功能的一体化实现,适用于法规导向型项目,满足如DDAW、ADDW、GSR(如FCW、AEB、ISR)、C-NCAP、E-NCAP等法规要求,同时具备优异的集成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WestLake则基于中低算力平台,扩展支持城区/高速LCC、BSD、高速NOA、APA等L2+智能驾驶功能,适配主流乘用车在辅助驾驶便捷性与安全性上的全面升级需求;EastLake方案面向中高算力平台,融合了多类型传感器融合与高阶场景处理能力,支持城市记忆领航、高速无图NOA、记忆泊车及城市记忆行车等L2++核心能力,为追求高智能化体验的车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这三大方案均具备模块化、可裁剪与可拓展特性,可灵活适配不同车型的功能定位、硬件平台和法规要求,实现定制化组合部署,支持快速集成和规模化量产。
协同创新加速智能驾驶落地,推动端侧方案规模化量产
依托与TI等全球领先芯片厂商的深度合作,虹软实现了视觉感知算法与芯片平台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兼具高性能、高性价比与量产成熟度的端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不仅显著提升了系统集成效率与运行稳定性,也有效缩短了从原型验证到量产落地的开发周期。
通过与生态伙伴的协同创新,虹软得以与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共同完成算法调优与平台适配。依托这种协同机制,虹软的解决方案在平台兼容性、系统一致性及长期可维护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能够更高效地满足OEM客户在不同车型与硬件架构下的差异化需求。
目前,虹软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中国、欧洲及东南亚等重点市场,支持客户项目顺利通过主流法规和评测标准,加速项目的市场准入和合规落地。凭借持续演进的算法能力与成熟的前装量产经验,虹软将继续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助力汽车产业迈向更安全、高效、智能与普惠的出行新时代。
相关文章
- 虹软科技获ISOSAE 21434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虹软科技聚力AIGC视频生成商用落地
- 虹软科技PSAI入驻阿里1688平台,加码B2B商拍服务
- 虹软科技车载产品赋能厂商加速出海
- 虹软科技携计算摄影、AIGC、XR空间计算等最新成果亮相MWC 2024
- 虹软科技空间计算技术驱动新一代空间计算平台
- 虹软科技为曹操出行提供全方位智能车载视觉解决方案
- 虹软科技超前智能应用亮相CAD&CG 2023大会
- 主动智能打造移动第三空间 虹软科技VisDrive引领汽车座舱AI变革
- 问鼎计算摄影的虹软科技,凭借视觉技术能否在智能车载占据鳌头
- 虹软科技口罩人脸识别算法上线,全力助推“抗疫”应用落地
- 2019高交会圆满落幕,虹软科技以AI之力助产业转型升级
- 虹软科技参展二十一届高交会,人工智能推进智慧生活
- 美颜、背景虚化、影棚级打光……虹软科技AI算法让手机拍摄更智能
- 虹软科技AI赋能:6000万美金背后的智能硬件设计逻辑
- 助力公共出行,虹软科技加速推进AI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