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协走访旷视,见证AI驱动下的安防创新布局

2025-04-01 22:11:27爱云资讯5806

近日,北安协张莹理事长一行对旷视进行走访座谈,参观了旷视的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应用场景展示,初步了解公司新一代安防产品和行业战略布局后,与旷视团队进行了座谈交流。

北安协张莹理事长一行对旷视进行走访座谈

多年以来,旷视依托深厚的AI技术底蕴和应用创新能力,深耕安防行业智能化应用,围绕“贴合实战”“降本增效”“安全合规”等三个主要方向,持续深挖行业痛点和应用场景,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打造了一系列业界领先的AI应用标杆项目,有力推动了安防行业智能化升级。作为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北安协”)的会员企业,旷视积极参与安防行业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数字经济与以生成式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深度融合新形势下,安防行业正经历从 "被动防御"到 "主动治理" 的跨越式变革。作为智慧安防领域的领军企业,旷视充分发挥AI技术创新优势,深度参与推动安防行业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智治”的范式革新。在AI大模型落地应用条件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旷视推出智慧安防系统的新一代技术架构,强化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AI基础应用平台研发,把智慧安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座谈会上,政府业务事业部负责人谢鹏对北安协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分享了旷视在安防视图智能化领域的战略布局。谢鹏表示,在 "AI 大模型 + 信创" 的战略机遇期,旷视将持续深化三大核心布局。一是推动大小模型的协同进化,提升安防各复杂场景理解能力。充分利用自研的“太乙多模态大模型”和业界开源的DeepSeek等逻辑推理大模型提供的万物解析和综合推理能力,实现对小模型解析结果的二次综合研判,完成人机自然高效交互。同时,视觉小模型作为大模型的神经末梢,实现边端侧的高效感知,有效提升了大模型的使用效率;二是构建全场景 AI 能力调度体系,通过算法迭代、算力优化与数据治理的深度耦合,实现技术资源与应用场景的动态匹配;三是加速全栈国产化适配进程,夯实智慧安防生态底座。

“AI+安防”是旷视重点布局的领域,经过长期耕耘,旷视已经打造了一系列的成熟产品,拥有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赢得了业内广泛客户的认可。旷视将坚定不移聚焦安防行业,持续提升产品能力,在深化与老客户战略合作的同时,通过持续迭代产品力、强化场景解决方案能力,不仅满足客户当前需求,更前瞻性布局技术演进路径,确保服务价值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谈到旷视支撑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具体应用的落地情况时,谢鹏表示,在北京市智慧城市方面,积极响应北京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支撑了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市级感知体系和多个区、街道的感知平台建设,实现了市、区、街三级联动,同时面向多个行业部门的业务需求,提供了感知数据和算法服务,构建了“纵到端,横到边”的感知体系网络。

此外,为满足各行业对视频解析的不同业务需求,丰富感知算法的多样性要求,实现算法有序的良性竞争,促进算法软件和算力硬件等产业的健康发展,旷视也积极参与到了北安协、视频感知体系智能化应用适配中心主导的“软硬解耦”技术标准的编制和技术实现,并率先在感知体系中推广应用。

谢鹏表示,围绕安防行业的技术创新,旷视始终坚持 “问题导向、实战引领”的研发理念,在三个关键领域实现了技术创新和突破:

一是积极推进大小模型协同。目前旷视已经在系列产品上深度集成大模型推理能力,实现了与基础研判、档案融合、规则碰撞、长尾算法等能力的协同。用户通过可视化的拉拽操作,在一分钟内就可以编排出业务所需的算法模型,其中大模型算子支持复杂语义理解与跨模态知识推理,整个过程所见即所得。

二是视频流动态解析。旷视创新提出“视频流动态解析”技术架构,实现有限解析资源的全域共享,充分复用现有算力以完成智能解析任务,显著降低智能化升级成本。其核心理念在于打造“算力资源池”,依托时空智能调度算法实现“算力资源的按需唤醒”。华东某县智慧安防平台采用了旷视提供的“视频流动态解析”能力,仅部署500路视频流实时解析资源,即完成全县3000路视频设备的全域覆盖。

三是国产化适配。旷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围绕视图智能化领域构建起自主可控的信创技术生态,已经与多家国内知名厂商的软硬件产品完成了全面适配。比如旷视为安防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专项研制的系列产品,从解析、检索、存储、聚类、大数据、大模型等方面已经全方位与某品牌的CPU、视频解析卡和操作系统进行了深度适配,并在大量项目上得到验证。在长三角某市的项目中,旷视通过ARM架构服务器实现8500路视频解析,性能超越同类产品30%。

从 AI 算法的灵活编排到算力资源的精准调度,再到国产化生态的深度构建,旷视的创新实践为智慧安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随着技术迭代与场景深化,旷视期待看到更多“AI+安防”的创新应用落地,共同谱写智慧安防的新篇章!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