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线DYXnet协同华为构建AI算网 加速企业大模型私域部署

2025-03-26 14:11:29爱云资讯1155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 2025”深圳峰会召开期间,第一线 DYXnet 作为主要合作伙伴单位参与议程。该企业网络研发负责人张先国围绕“新一代超互联城市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实践”主题发表演讲,系统阐述其自主研发的 AI 原生超互联总线技术架构。

网络研发总经理张先国先生发表演讲

大模型技术演进呈现新趋势

张先国指出,DeepSeek R1 开源事件标志大模型发展进入新阶段。此前行业呈现典型的集中式架构特征:头部企业主导模型开发,形成封闭的技术生态体系,基础设施依赖特定平台,模型能力集中于少数机构,开源方案与闭源产品存在显著性能差距。当前技术发展呈现三大转变:开源模型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部分指标已接近或超越闭源产品;模型部署成本显著降低,技术创新向私有领域迁移;基础设施架构转向开放模式,企业可基于私有数据、开源模型、安全网络和共享算力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服务体系。

企业级部署面临资源挑战

尽管技术进步为私有部署提供支撑,但中小企业仍面临算力资源约束。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共享算力优化利用,成为构建自主智能体系的核心矛盾。针对这一企业痛点,第一线联合世纪互联等生态伙伴,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将分散计算资源转化为统一管理的资源池,实现跨区域节点的协同调度能力。该方案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在保障私有安全环境的基础上,提供资源动态调度服务,推动分布式算力的集约化利用。

AI 原生超互联总线技术架构

该架构作为连接算力需求与供给的核心枢纽,支持不同类型智算中心的融合管理。其核心技术包括:

1.动态切片与加密技术:通过安全网关产品集成,实现城域范围内各类算力主体的高速安全接入,创建动态私有网络环境。

2.多形态接入支持:园区 / 楼宇采用全光直连 / F5G 技术,移动终端应用 5G 网络切片,实现多终端差异化接入。

3.网络架构优化:底层采用 VXLAN、FlexE、SRv6 等技术构建用户隔离网络,叠加数字身份与密码学逻辑保障端到端安全。

4.协同管理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网络控制面上移,支持企业级私域网络管理,降低运维复杂度。

5.AI原生超互联总线架构还采用了华为星河AI广域网解决方案,基于加密流精准识别和智能流调度技术,实现增值体验保障。在算力网数据快递和存算拉远场景中,该方案能够根据流特征精准识别智算业务,并根据网络资源实现千万流的均衡调度,提升网络吞吐率,保证智算业务的传输可靠性,实现海量数据高效入算,构筑端到端弹性无损算力网。

远程 RDMA 技术创新应用

在跨区域资源协同方面,第一线探索远程 RDMA 协议的创新应用:

·大模型文件传输:2000 公里以上远程传输中,小带宽切片下速度达 TCP 协议 20 倍,200Gbps 网络实测速率超 160Gbps。

·跨节点模型训练:10 公里间距双节点协同训练,与同节点训练差距控制在 2% 以内。

·模型分发场景:10Gbps 网络环境下实现 5-8 倍速度提升。

典型应用案例解析

以第一线服务的某教育企业为例,通过打通原有存储系统与边缘节点,构建安全互联网络,调度 64 台算力资源完成模型微调训练。训练完成后快速切换至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推理算力资源,依托端到端高速网络实现数据拉远训练和模型分布式部署。该方案支持资源动态调整,从训练到推理的资源切换可在数分钟内完成。

技术演进方向

未来,第一线AI原生超互联架构将持续优化多域协同计算能力,通过高速安全总线实现网络资源按需分配,结合动态切片、弹性调度和加密技术构建分布式计算网格。随着规模化应用推进,智能计算将逐步从云中心向城市级算力网络演进,最终形成全域协同的智能计算基础设施。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