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下,九科信息助力国央企完成数字化转型三大刚性需求

2025-02-18 09:35:44爱云资讯6333

“十四五”规划对国央企提出明确要求:“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并首次将“数据要素市场化”纳入国家战略。

国央企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压舱石,正面临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型关键期。然而,在多年传统管理模式日渐僵化,引发数据孤岛林立、合规风险攀升等一系列的问题,正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瓶颈。

01政策驱动与转型困局

在“十四五”规划原文中,多次提及国央企数字化转型的重心

“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摘自“十四五”规划第五篇第十五章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摘自“十四五”规划第五篇第十五章

“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加快推进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基础性立法,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加强数据安全评估,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摘自“十四五”规划第五篇第十八章

政策背后,直指国央企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核心挑战:

一、经济效能压力

全球竞争加剧背景下,传统人力密集型模式难以支撑“提质增效”目标,亟需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边际成本

二、数据价值瓶颈

国资委要求“2025年国企数据利用率超80%”,但多数企业数据分散在数百个独立系统中,无法形成决策支撑力。

三、监管合规升级

在“信创”的推动下,政策红线不断收紧,2027年国央企“信创”100%替代目标迫在眉睫。“信创”产业上游硬件与系统的革新与迭代,引发了下游的数字化转型软件的一系列兼容问题。站在国央企视角,三大核心挑战指向的终点便是降本增效数据整合以及“信创”兼容

02三大刚性需求的现实关联

三大刚性需求看似独立,但放到现实场景中则环环相扣

以某能源企业为例。

一、人工依赖vs降本增效

其在财务、审计等关键业务环节过度依赖人工操作,海量数据处理占用了部门员工大量的时间,且人工处理合规流程的差错率居高不下每年造成损失超千万高人力依赖与低价值创造形成恶性循环,企业陷入“越忙越亏”的怪圈。

二、系统割裂vs数据整合

同时,其涉及多个省级子公司,订单、支付、发票、客户、营销等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因系统割裂导致库存周转率低于行业均值20%。

并且,由于数据口径差异,集团层面无法生成统一风险视图,战略决策依赖“人工拼凑报表”。跨部门数据共享需层层审批,响应周期长达两周,错失市场机会的案例屡见不鲜

由于依赖人工,难以对天文数字般的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应用;而因为数据孤岛的存在,为人工审核增加了不少的困难。二者互为因果,它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两者为企业带来的负效益。

而当企业企图寻求技术手段解决以上两难困境时,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信创”合规

三、信创合规vs信创兼容

由于“信创”红线的存在,让国央企不得不将国外科技企业,以及接受过国海外资金注资的科技企业,一并拒之门外。而国内由于起步较晚以及海外技术封锁等诸多原因,在硬件、系统上呈百家争鸣的态势,导致下游软件厂商在兼容性上显得无所适从。

因此在国央企数字化转型上,兼容性所带来的运维问题屡屡发生,不仅没有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而加重了企业成本。这一局面无疑又成为了国央企数字化转型的绊脚石,导致众多国央企在这个转型的重要关口举棋不定。

这些痛点表明国央企数智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人工依赖系统割裂“信创”兼容的现实局面错解盘根,局部优化无法根治问题。

唯有通过综合性解决方案,实现三大需求的闭环解决,才能真正突破困局。

03九科信息数字化转型全链路解决方案

作为国央企数字化转型专家,九科信息对上述三大刚性需求有着深刻洞察:降本增效是起点,数据整合是支点,“信创”兼容是底线。

自2020年孵化自招商局以来,九科信息始终致力于为国央企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并通过大量成功案例摸索出一条打通“效率-数据-合规”全链路的解决方案

简单地来说,九科信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结合了云原生技术RPA+AI低代码以及流程挖掘技术

首先,九科信息利用云原生技术完美解决了“信创”兼容问题。作为国内目前唯一采用全云原生的RPA产品,它不占用本地资源,机器人云端部署,可以和客户已有的云架构、云方案丝滑融合,让九科信息的软件能够广泛兼容信创生态上游系统。

在解决了兼容问题后,九科信息根据RPA+AI低代码以及流程挖掘技术分别推出了bit-Workerbit-Miner以及bit-Builder三个明星产品。

bit-Worker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赋予软件机器人 “智慧”,使其不仅能模拟人类执行重复性任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决策。AI的接入大幅扩大了RPA的应用范围,让bit - Worker具备了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如自动解析合同关键条款、生成风险提示,将员工精力转向高价值分析决策。

bit-Miner通过数据集成、流程分析、优化和监控,全面洞察企业业务流程的真实状况。它能发现跨系统业务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推动业务流程持续改进和优化,提升业务的处理效率。

bit-Builder集应用设计、开发、生命周期管理及运营支撑于一体,支持插件扩展和自定义组件。通过bit-Builder,企业可快速构建与各系统集成的应用,灵活应对不同系统的数据接口和业务逻辑,实现多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功能协同,提高整体业务流程的效率。

在三个产品的协同下,基层人员的时间得以大量释放,数据系统之间的壁垒得以被打破,一举完成了降本增效以及数据整合的两大刚性需求。至此,“效率-数据-合规”的闭环成功打通。

凭借强大的产品技术能力,九科信息至今已完成20%央企的业务覆盖,获得了国央企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 “十四五” 规划的指引下,九科信息将继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不断优化和完善解决方案,助力更多国央企在数字化浪潮中成功转型,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