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看好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英伟达/微美全息明确前沿产业方向正加速布局
2025-01-09 15:43:13爱云资讯12702
众所周知,人形机器人是AI在物理世界应用落地的主要载体,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在过去一年受到资本的追捧。
巨头持续看好机器人产业链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特斯拉、英伟达在内的多家领军企业陆续布局人形机器人,并已取得长足进展。
据科技媒体报道,英伟达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推出其最新一代紧凑型计算机Jetson Thor,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并将其视为推动公司未来增长的关键动力。
特斯拉机器人账号不断更新擎天柱(Optimus)的日常动态,性能不断迭代。马斯克此前曾预计,到204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
在国内,小鹏汽车、小米等企业相继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战略投资等方式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2024年11月6日,小鹏发布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小米集团核心创始团队创办的大模型机器人公司——小雨智造,用于加大研发力度,推动具身智能产品创新。
多家券商看好人形机器人将迎爆发
并且,基于多家企业的研发进度及市场预测,多家券商已于近期发布分析,认为2025年人形机器人商业落地进程将大大加速。高盛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达1520亿美元。
东吴证券则表示,目前海内外各机器人厂商陆续推出其人形机器人产品,并逐步明确其量产节奏,且大多量产节奏定于2025-2026年,持续看好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机器人产业作为未来蓝海赛道,也在全国政策层面上得到支持和加强。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目标。
按照《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称,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6亿元;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到203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至3000亿元。
不得不说,大厂入局,技术迭代以及政策催化的加持,人形机器人性价比将逐步凸显,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一个新兴产业,未来星辰大海。
微美全息逐步明确人形机器人布局
在此背景下,公开资料显示,人形机器人厂商微美全息将大有可为。目前,微美全息人形机器人研发实践经验丰富,在推动人形机器人产品商业化方面上,人形机器人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为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或进一步受益于行业未来大规模应用及具备竞争优势的赛道。
尽管机器人技术目前仍是一个新兴的细分市场,但微美全息坚信,这一领域的变革正由两项技术突破所驱动,AI模型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利用模拟环境在基础模型上训练机器人能力的提升。因此,微美全息大力押注机器人技术,尽全力筹备进入人形机器人行业这一前沿领域的筹码,积极把握未来市场机遇,希望将其打造为下一个重大增长动力。
结尾
当前,人形机器人日益成为备受瞩目的热点,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爆发期,核心原因是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好比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关系,可类比自动驾驶与新能源汽车,大模型赋予人形机器人聪明的“大脑”,可大幅提升机器人的泛化能力与通用性,让人形机器人更聪明、更能干,也让通用具身智能更加触手可及。所以未来,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多个垂域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将走进千家万户。
相关文章
- AI芯片巨头争夺战升温,高通/微美全息争相加码竞逐AI高能效算力突围赛
- AR智能眼镜催化万亿市场,Meta/微美全息驱动“AR+AI”产业生态爆发式增长
- 脑机接口商业应用可期,微美全息量子计算+脑机交互驱动技术革新
- 百度发布文心4.5与X1大模型,微美全息软硬协同算力生态树立AI典范
- 英伟达首个“量子日”重磅来袭,微美全息多路径量子技术激活应用生态
- 量子科技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微美全息AI+量子计算研究获关注
- 2025脑机接口应用爆发之年,微美全息加速布局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 Meta革新虚拟人生成效率,微美全息协同DeepSeek数字人应用
- 深圳印发重磅新政《行动计划》,三星/腾讯/微美全息强化AI优势构筑护城河
- Meta新一代Aria Gen 2 发布,微美全息巩固技术护城河角逐AI+AR眼镜赛道
- 5G领航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高通/微美全息持续引领5G+AI融合创新潮流
- 亚马逊首款量子计算芯片Ocelot亮相,微软/谷歌/微美全息竞逐加速量子行业成熟
- 人形机器人浪潮催生行业“鲇鱼效应”,小鹏/小米/微美全息技术革新跨界博弈
- 阿里开源模型万相2.1引爆视频赛道!谷歌/微美全息加入全模态AI开源新时代!
- 2025 GDC大会AI应用成亮点,微美全息多模态AI开源探索未来
- 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催化驱动,微美全息具身智能+开放生态抢占AI技术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