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未来重心聚焦Optimus人形机器人,微美全息正加速AI重塑机器人
2024-12-27 15:59:00爱云资讯746
据日前消息,特斯拉(TSLA.US)CEO埃隆・马斯克上周在美国会见了台积电(TSM.US)董事长魏哲家。
会面中,马斯克强调了台积电为特斯拉提供足够产能以生产其自主研发的Dojo芯片的重要性,该芯片将使用台积电的5nm工艺制造并采用InFO-SoW先进封装。
特斯拉未来重心是人形机器人
这意味着,多功能机器人结合半导体、软件设计与精密机械,是AI应用的最佳代表,未来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如协助家务、自动化生产等。也就是说,特斯拉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主要倾向于人形机器人Optimus,而非汽车。
据美国银行分析师John Murphy预测,特斯拉计划到2025年底在其工厂部署约1000台Optimus机器人。
小鹏公布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
不仅如此,同一日,小鹏汽车(XPEV.US)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腿部结构及人形机器人”专利近日公布。该专利说明显示,人形机器人的腿部结构为了实现关节的弯曲,这可能会影响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如响应速度慢、动态稳定性差。
而小鹏汽车的新方案则是在大腿支架和小腿支架上设置直线执行器,有效利用空间布局来减少腿部结构的惯量,从而加快响应速度并提升整体动态稳定性。
AI重新定义机器人
可以说,继大模型后,“具身智能”成为今年科技界的新热点,被认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AI)浪潮中的重点方向。人形机器人作为AI领域极具代表性的实体,正在大模型催化下加速产业化落地。
AI是最近几年很大的科技革命,人形机器人又被称作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如果将大模型视为“有趣的灵魂”,AI“具身智能”赋能的人形机器人则有了“好看的皮囊”,已在多个领域成为人类的有力助手。在AI技术进步以及新能源车成熟的产业链下,人形机器人量产成为可能。
微美全息加速打造AI机器人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相关技术厂商逐步追赶上来。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开拓者,敏锐地捕捉到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机遇,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整合,不断推进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加快机器脑、AI、视觉算法、通用产品等产品研发生产,推动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制和应用,加速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事实上,AI赋能下具身智能机器人不仅具备卓越的运动能力和精准的操作技能,还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不断学习和进化。对此,微美全息关注人形机器人这一未来产业的关键领域,加紧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正逐渐成为科技舞台上的焦点。后续,随着AI视觉与人机交互感知信息的融合,机器人的下肢行走稳定性将继续增强,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宽,它的发展将为社会带来诸多变革。
结语
从产业角度来说,人形机器人爆发在即,远期需求高达百亿台。机构认为,在特斯拉等大厂引领、软硬件技术迭代、相关政策支持的三重催化下,明年或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之年,全球供应链企业有望从中受益。毕竟从近几年的市场交易来说,市场交易火热都预示着行业爆发在即,而人形机器人亦是如此。
相关文章
- 山东新政策赋能数字经济新动能,微美全息5G+AI引擎驱动产业数字化跃迁
- 阿里发布3D数字人模型开源引关注,微美全息多模态技术为AI虚拟人发展“添翼”
- Meta开源大模型Llama 4震撼发布,阿里巴巴/微美全息聚焦加速垂直领域AI应用布局
- 阿里巴巴AI智能眼镜年底登场,微美全息以“AI+AR”领航开启人机交互视界新篇
- 马斯克Neuralink启动全球试验招募,微美全息脑机接口技术突破新里程碑
- AI芯片巨头争夺战升温,高通/微美全息争相加码竞逐AI高能效算力突围赛
- AR智能眼镜催化万亿市场,Meta/微美全息驱动“AR+AI”产业生态爆发式增长
- 脑机接口商业应用可期,微美全息量子计算+脑机交互驱动技术革新
- 百度发布文心4.5与X1大模型,微美全息软硬协同算力生态树立AI典范
- 英伟达首个“量子日”重磅来袭,微美全息多路径量子技术激活应用生态
- 量子科技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微美全息AI+量子计算研究获关注
- 2025脑机接口应用爆发之年,微美全息加速布局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 Meta革新虚拟人生成效率,微美全息协同DeepSeek数字人应用
- 深圳印发重磅新政《行动计划》,三星/腾讯/微美全息强化AI优势构筑护城河
- Meta新一代Aria Gen 2 发布,微美全息巩固技术护城河角逐AI+AR眼镜赛道
- 5G领航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高通/微美全息持续引领5G+AI融合创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