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李侠宇:卫星互联网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发展
2024-12-25 10:11:54爱云资讯502
12月23日,在“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李侠宇表示:“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这也是移动通信重要的演进方向。卫星互联网是实现6G天地融合、泛在连接的关键,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发展。
卫星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
卫星互联网是航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当前正在高速演进发展。谈及未来卫星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李侠宇坦言,高中低轨融合组网、通导遥一体化和星上高效处理是卫星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具体而言,高中低轨融合组网是利用高中低轨道卫星的高效协同,进一步提升空间信息的传输效率,实现高速泛在宽带连接;通导遥一体化是同一颗卫星具备通信、导航、遥感三类载荷能力,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有效协作,实现导航增强、遥感观测数据的高速回传;星上高效处理通过星载基站、星间激光链路和星间高效路由,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效率,减少通信时延,保障卫星互联网的弹性灵活与服务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突破,卫星互联网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的关系
众所周知,卫星互联网具有广覆盖、强灾害抵抗能力和不易受到地面环境影响的特性,可以为用户提供广域泛在的通信服务。随着卫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高通量卫星和低轨卫星不断兴起,卫星互联网不仅是地面网络的有效补充,而且还可以在地面网络不可通达的区域或者场景中发挥如应急救援和通信保障等重要作用。
李侠宇认为:“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这是移动通信的重要演进方向。卫星互联网是实现6G天地融合、泛在连接的关键,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发展。为用户构建覆盖全球、无缝连接的通信网络。”
推动北斗规模应用的重要意义和建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前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推进北斗产业发展,共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果。开展北斗规模应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李侠宇指出,为了进一步提升北斗规模应用成效,建议可以通过加快培育优势企业,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产品水平,深化重点领域应用,优化完善产业生态等多个方面加快推进,全面助力北斗赋能千行百业,以规模应用带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加和科技受邀出席中国信通院“卓信大数据计划”2025年度会议
- 中国信通院向观测云发来感谢信!
- 信通院发布《数字公共产品研究报告(2024年)》
- 豆包语音大模型首家引领级通过中国信通院语音大模型评估
- 信通院田洪川: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路径、挑战与发展
- 信通院联合行业推动“SDK用户权益保护行业协同联动计划”常态化开展
- 青云QingCloud收到中国信通院感谢信
- 首批首家!DataCanvas Alaya NeW智算操作系统通过中国信通院“大模型计算资源调度平台” 标准评测
- 信通院施建锋:区块链基础设施驱动产业变革,创新发展赋能新型工业化
- 中国信通院发布 MaaS 六大标准,解决 AI 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
- 信通院MaaS系列标准正式发布,助力大模型工程化底座能力建设
- 信通院史德年:我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迈入新阶段
- 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葛雨明:汽车产业已进入智能网联竞争的下半场
- 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刘阳:推进标识解析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 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张大元:AI运维助力网络运行安全,传统运维方式面临革新
- 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汤立波:“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