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周伯文:AI+6G是驱动未来创新的双引擎
2024-11-13 15:12:10爱云资讯2006
11月13日,在上海召开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上,来自全球的众多知名专家、科研机构负责人、运营商及制造商高层,在“奋进新征程——眺望6G标准前沿”的大会主题下展开深入探讨与广泛交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执行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就通用人工智能(AGI)与6G这两大技术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首席科学家 周伯文
周伯文表示,如果思考AI与6G这两种颠覆性技术在未来如何携手,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那人工智能将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提升,人工智能更像是生产力背后的生产力。
在谈及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时,周伯文指出两者虽然都是颠覆性技术,但在发展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无线通信从1G到6G的演进呈现出一种“步步为营”的状态,具有良好的技术连续性和规划协作。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则经历了多次起伏,缺乏共识和技术连续性。
周伯文强调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共识的重要性,包括技术规划、协作和长期资金支持。此外,他还提到,无线通信产业中的良好分工和布局也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人工智能领域则缺乏这种明确的分工,导致了发展中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在发言中,周伯文提出了“通专融合”的实现路径,旨在解决当前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他认为,通专融合是一种多层次互相依赖的体系,包括基础模型层的高密度监督、知识与推理能力的解构和组合,以及融合协同层的快思考和慢思考结合。他以自己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经验为例,说明了大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潜力,能够提出科学家未曾想到的假设和问题。
此外,周伯文还介绍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多智能体协同和物理世界映射到虚拟空间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AI与6G结合的巨大应用潜力。最后,他强调了人工智能发展中泛化性和专业性平衡的挑战,并提出了“AI四十五度平衡率”理论,认为通过在底层做好安全和能力保障,可以实现未来AI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6G大会聚焦未来业务与应用:ToC是压舱石,ToB为增长点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深入探讨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
- 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谈6G:从场景出发,协同创新共同定义6G
- 荣耀终端龚卫林:6G+AI协同创新 重构通信生态实现“1+1>2”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精彩闭幕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解锁“空天地一体化与数字低空”发展密码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网络架构设计牵引服务范式变革
-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动连接的未来
- 共筑创新,同享未来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开幕
- “性能小霸王”真我14今日发布,全系标配16GB引领性能越级风暴
- 6G时代全息通信业务展望:开启虚实融合的未来
- 中国移动牵头完成ITU-T SG13 6G需求、网络软化、天地一体立项
- 英伟达推出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拥有96GB的显存和600W的功耗
- 中国移动发布智能体通信(ACN)白皮书及首套样机,为6G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 6G时代加速来袭 与通感算智“并驾齐驱”
- 中信科移动、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中关村泛联院联合发布《以用户为中心的6G网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