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无线接入网将是AAU+DU+CU+云的架构
2024-11-13 14:50:11爱云资讯581
11月13日,在上海召开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上,来自全球的众多知名专家、科研机构负责人、运营商及制造商高层,在“奋进新征程——眺望6G标准前沿”的主题下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就未来6G采用的网络架构等课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邬贺铨在主题发言中表示,6G将来的无线接入网仍然是远端的无线单元,包括AAU加上分布单元DU和集中单元CU,以及加上云化的架构。而专用RAN与vRAN的差异集中在DU之上。RAN将嵌入AI能力,需要使用原生计算能力的处理器芯片,在此vRAN方案似乎占据上风,但RAN的计算能力并不仅仅在DU,专用架构的DU+原生计算能力的云化CU也能很好适应6G的需要。
谈及在无线接入网上,6G与5G的区别,邬贺铨表示,6G与5G相比,DU将更为密集,小算力DU+大算力CU可能成为常态,无论是专用架构还是vRAN,关键是看DU的性能成本的优势。同时,邬贺铨认为,对6GRAN采用何种架构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试验,还需要考虑芯片能够支持的生态。
6G无线接入网(RAN)是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实现终端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它旨在通过采用新技术如毫米波通信、太赫兹波通信等,提供更高的通信速率和更大的连接密度。此外,6G无线接入网还强调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设计理念,以应对未来通信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6G无线接入网的架构设计包括多种组网模式,如高低频协作接入、空天地融合接入等,以实现多网共生和绿色融合部署。这种架构能够支持超大规模连接、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以及沉浸式通信等多种典型应用场景。同时,6G无线接入网还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决策和自优化功能,提高网络效率和用户体验。
此外,6G无线接入网还注重全球覆盖和无缝连接,整合地面网络和非地面网络,利用卫星通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覆盖。这种全面的覆盖能力将有助于实现万物互联的目标,为未来智能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总之,6G无线接入网是构建未来高效、智能、绿色的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它通过技术创新和架构优化,满足了未来通信发展的各项严苛需求。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牵头完成ITU-T SG13 6G需求、网络软化、天地一体立项
- 英伟达推出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拥有96GB的显存和600W的功耗
- 中国移动发布智能体通信(ACN)白皮书及首套样机,为6G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 6G时代加速来袭 与通感算智“并驾齐驱”
- 中信科移动、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中关村泛联院联合发布《以用户为中心的6G网络白皮书》
- 轻至986g,续航18小时、120TOPS算力!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元启版刷新商务AI PC巅峰体验
- 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李侠宇:卫星互联网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发展
- 瞭望2025全球6G技术发展趋势
- 中国公司首次牵头!全球6G标准化工作正式启动
- 天硕V60 256GB SD卡:卓越品质,开启存储新境界
- 英特尔Puneet Jain:Rel-20 5G-A标准预计2027年6月冻结,首套6G规范将在2030年前提交
- 986g轻薄如羽!联想商务AI PC 新品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开启预约
- 高通李俨展望6G技术的标准发展:AI将成为6G终端的重要特性,或将改变终端和通信系统的设计方式
- 携手共筑6G标准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沪成功开幕
- 中国联通研究院李福昌:坚持5G-A与6G一体化,打造6G统一技术体系
-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陈山枝:6G的三大突破与三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