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多元创新,2024阿拉善SEE气候周圆满闭幕

2024-06-17 15:31:10爱云资讯阅读量:4443

2024年6月9日,以“全民参与·创新驱动·绿色未来”为主题的阿拉善SEE气候周(下称气候周)在北京闭幕。从6月6日至9日,为期4天的气候周,在不同城市、不同场所举办各类活动超40场次,以更大的容量,联合各界,倡导气候行动参与的多元化。气候周旨在通过全民参与、多元创新的形式,号召更多力量关注气候问题、促进更多气候行动的实践,向世界讲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推动多方交流与合作。

气候周开幕当天,联合国环境署科学政策和商业论坛全球秘书处发来书面贺信表示:“阿拉善SEE以‘全民参与·创新驱动·绿色未来’为主题的首次气候周活动标志着重要的里程碑,反映了促进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绿色转型的共同目标,为开启对话和共建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周洲在气候周开幕式致辞

气候周期间,来自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全国工商联社会服务部、阿拉善盟行政公署、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团队、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协会、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上海气候周执委会以及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发展署、世界经济论坛、商业自然联盟、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等各级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及社会组织等超100位嘉宾精彩分享,线上线下参与公众超300万人次。

早在2012年,阿拉善SEE就创办了“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打造政府、专家、企业、行业伙伴、媒体、公众等多方参与互动的交流平台,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届。此次气候周,是十届基础上的升级,更是在当前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代,与世界同步,迎接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绿普惠科技(北京)联合创始人张立教授(左)在开幕式现场发布《阿拉善SEE气候周行动纲领》

本次气候周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深圳市阿乐善公益基金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协会、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零碳产业创新协会、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北京市亦庄实验中学、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协办。

绿色引领,迈向气候友好型未来

企业是气候行动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以企业家为主体的环保公益机构,一直以来,阿拉善SEE助力企业绿色转型。6月7日举办的多场主题会议,体现了阿拉善SEE以“绿色”为基因的天然使命。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实践与前沿趋势”主题会议旨在分享和展示来自机构内外的各行业典型案例,共同探讨阿拉善SEE作为平台型机构,如何推动企业在ESG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与社会责任实践。会议吸引各界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和最佳实践。

参会企业在“可持续发展(ESG)实践与前沿趋势”主题会议分享

6月7日,阿拉善SEE气候周期间,SEE基金会主办的“可持续行动引领气候友好型未来”平行会议在京召开。会上,SEE基金会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进展报告,来自政府、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及项目伙伴分享在加速气候行动方面的洞察与创新方法,探讨如何结合多方力量,达成环保公益合作,共同助力应对气候变化。

从生产端、消费端到生态端,SEE基金会正在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全流程减碳工作,依托项目实践,提出不同的战略目标。三个大的战略目标,也展示了SEE基金会在2030年之前的雄心,计划在未来影响10个行业,3000家企业,提升10亿人次公众参与,包含15个生态系统。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在平行会议上致辞

为探讨企业在面临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压力下如何进行自然转型,中国企业、政府、环保公益组织等多方代表,在“企业自然转型”主题平行边会上,分享中外企业案例和实践,共同探讨企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则通过促进碳普惠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与会的政府代表、学者、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从各个层面分享了工作成绩和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会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绿普惠发布了《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进展报告(2023)》,为碳普惠行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进展报告(2023)》发布

同时,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突破和成本降低,其低廉的装机成本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将推动一场新的能源革命,传统能源的化石属性将快速向新能源的制造属性转变。6月7日举办 的“光伏与能源”平行会议上,从“广泛应用场景下光伏发电浅析”、“光伏企业CATI指数”、“光伏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三个方面,来自行业专家对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应用场景、产业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公众关注的光伏知识点进行解答,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社会层面更大规模的应用。

企业家会员是阿拉善SEE环保公益组织的根基,也是环保项目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阿拉善SEE会员秉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守护一方水土”的理念,推动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公众深度参与在地环保事业。2024阿拉善SEE气候周期间,来自12个阿拉善SEE环保项目中心的企业家会员,向社会各界展示阿拉善SEE环保项目推进成果,分享在环保方面的探索与努力。

阿拉善SEE环保项目成果演讲嘉宾

截至目前,阿拉善SEE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带动各地阿拉善SEE企业家会员推进环保议题,有效推动环保公益行业发展。

从中国到世界,助力加速全球气候行动

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没有国界。阿拉善SEE既致力于向世界讲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成果,更注重推动多方交流与合作。气候周期间,阿拉善SEE联合国际伙伴,通过多场国际环保会议,分享全球各行业气候行动典型案例,鼓励更深入的跨界对话,探讨气候融资与慈善策略,展示国内外气候慈善网络的能力建设与发展合作。

6月7日举办的“环境有害补贴报告发布与研讨”,阿拉善SEE联合发布了《改革环境有害型补贴,做好自然保护工作:企业的作用》研究报告中文版,并邀请报告作者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同时,以此报告为基础,来自政府、工商业、社会组织、智库等领域的代表就如何改革环境有害补贴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高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重视和了解。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将公益慈善部门视为实现国家气候目标的合作伙伴之一,通过调动资源寻求创新解决方案、确定可扩展气候行动的机会、召集各利益攸关方开展对话和伙伴关系,以及通过研究和数据为政策提供信息,支持公正转型。7日举办的“从中国到世界:应对气候影响的慈善策略”主题平行会议,介绍了慈善公益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 以及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推动作用。

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全球伙伴积极参与交流

气候适应的战略投资对于抓紧新机遇至关重要。基于此,气候周期间,阿拉善SEE联合来自全球的投资机构、慈善机构、合作网络与行业专家等各界代表,围绕“气候金融与气候适应”深度交流,推动了更深入的跨界对话,促进气候适应和公正能源转型的混合融资,为伙伴关系的建立提供一个中立的平台,从而更促进对气候适应的战略投资与行动。

洞察“新”力量,传递青少年环保之声

青年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是新时代的全球治理重要议题,也是全球青年事务的重要发展方向。本届气候周以洞察气候变化青少年行动能力为出发点,推动国内外青少年群体进一步关注气候变化,探讨青年气候参与的动态机制,强化青年自身的诉求和影响力,以期发挥中国青年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阿拉善SEE气候周”系列活动中面向青少年群体的主题版块,“SEE 看见·应对气候变化,青少年在行动”主题活动于6月7日在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隆重举行。本场活动旨在分享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探索与思考,共话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以及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可持续发展,向世界传递属于青少年的声音。

“SEE 看见·应对气候变化,青少年在行动”主题会议

此外,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重新发现计划”环保影像特别单元也于6月7日正式颁授。共有39部作品入选特别单元的最终轮推选,最终有《古日乃》等8部影片获得相关荣誉。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肖南在开场致辞时表示,“影像在记录和传播环保理念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希望通过这一计划鼓励年轻创作者们通过影像关注和参与生态保护,共同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阿拉善SEE作为资助方,与年轻创作者们合影

调动多方,共创行动

气候行动重在参与,更重在全民参与。政界、学界、商界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声音,通过气候周平台向外界传出,既是行业内的交流研讨会,也是一次全民科普的契机。此外,还有很多活动邀请公众直接参与,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能为气候行动贡献力量。

从6月3日-9日,以对谈、沙龙等丰富多元的形式,阿拉善SEE环保项目中心、思益博雅、任小米、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各相关方以及会员企业等各界力量,围绕气候变迁双碳时代机遇、AI如何赋能碳中和经济、青创领导力应对低碳转型、数字赋能低碳转型、女性公益传播等热点话题,举办了20余场与气候变化及环保相关的主题活动。

任小米主办的“中国可持续农业和食品的过去和现在”分享会

绿色创变,公众联合

砥砺前行中,带动更多人成为同行者,是环保公益的另一层要义。

作为阿拉善SEE气候周的系列活动之一,6月7题-8日,绿色创变·劲草同行——环保公益人才及组织发展大会(劲草同行2024年年会)举办,汇聚劲草同行项目的导师志愿者、新老伙伴及项目的各方支持者,通过“说、访、议、评”四大环节,选拔出8家2024年度劲草伙伴,为社会各界展示了当下公益组织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巨大魅力。此外,来自企业和环保组织代表探讨了双方的“相处之道”,还从性别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女性的影响,让环保组织看到性别视角和气候适应视角下能给环保组织带来的机会。

为8家入选伙伴授旗仪。至此,劲草伙伴总数增至111家

6月8日-9日,以“回森林 抱青松”为主题的森林嘉年华,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再度拉开了一场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的奇趣体验。森林游园会、森林生态跑、森林音乐会三大板块,自然艺术装置、物件剧场、循环再生音乐会、疗愈工作坊、生态影像展、可持续市集等丰富且多样的自然互动体验,1.3万名公众走进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全面感受生物多样保护理念,引导人们关注当下生态环境问题,并激发人们践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公众热情参与森林嘉年华活动

伴着晚霞,由知名指挥家谭利华、北京交响乐团联合呈现的森林音乐会,成为2024阿拉善SEE气候周的“压台”大作。现场超1500名观众及线上210万公众一起,共享了一场自然与公益的夏日之约,在音乐艺术与生态保护理念的巧妙融合下,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环保知识的平台,也展示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同时,活动还通过公益捐赠的方式,支持了SEE基金会“劲草嘉年华”项目开展生物多样性公众科普行动,进一步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西山森林音乐会现场

此外,本次气候周,阿拉善SEE联合政府及沿江相关环保组织等各界力量,在武汉、上海、重庆、昆明等14个沿江城市开展科学放流活动,共有298万尾中华鲟、滇池金线鲃、胭脂鱼等各类珍稀和土著鱼类被放归长江,共同探索社会力量合作参与长江大保护的新模式。

阿拉善SEE长江环保项目中心在“全国放鱼日”武汉场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