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2024-06-12 11:22:44爱云资讯7084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4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大模型“下沉”到手机是对5G新发展、新方向的赋能,开启了功能手机、智能手机之后的AI手机时代。
据Canalys发布的《AI手机的现在和未来》报告,2024年全球AI手机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6%,到2028年将激增至54%;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市场中近50%的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将带有AI引擎技术。
邬贺铨表示,大模型的压缩和手机算力的提升,让推理应用在边缘/端侧的运行成为可能,大模型下沉到手机相比公有云具有低成本、低时延、高隐私、个性化优势,还可以离线运行。但是,“大模型下沉到手机”还有做到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模型的量化和简化,另一个是芯片的升级。
据了解,随着芯片升级与模型压缩,目前手机终端已经能够支撑130亿参数推理,预计今年可达千亿参数能力。
随着AI大模型下沉到个人终端,AI手机与5G/5G-A相辅相成,将开拓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一方面,5G+AI手机激活用户音视频内容创作能力,将显著降低用户生成XR、3D等智能音视频的门槛、激活UGC生态,这有利于催生5G新应用。同时,5G手机+大模型APP还能为个人用户提供AI Agent入口,提供音控AI搜索/作图、文档摘要、口语陪练等智能化服务;另一方面,5G+AI将推动可穿戴设备向空间计算发展。例如,基于空间计算构建虚拟会议室,能让用户体验亲临其境视频会议;再如,5G+AR眼镜能够实时翻译路侧文字和发语音信息,为身处异国的用户带来便利。
此外,邬贺铨还提到,大模型“下沉”到手机中,或能激活万亿元规模的手机产业:“统计显示,当前世界更换手机的平均周期是三年半,较前几代网络时有显著延长。大模型在驱动用户生产力的同时,也将不断对手机软硬件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催生手机‘换代潮’,引领手机产业新发展。”
相关文章
- 阿丘科技李嘉悦:大模型驱动的AI检测范式变革——大模型、小模型、智能体的协同进化
- 行业观察 | 酷狗音乐的AI“智变“:当大模型成为音乐体验的基础设施
- 宇视大模型进机场:误报少了,调度快了,旅客笑了!
- 华为与宜兴联合发布城市安全大模型“天机镜”
- 九章云极 DataCanvas Alaya NeW智算操作系统首批首家通过中国信通院“大模型推理平台”标准评估
- 星汉大模型2.0:AI大模型浪潮奔涌 大华股份呈交“智能答卷”
- AI+教育,浩鲸科技参加2025高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发展论坛
- 商汤徐立:大模型推进数字人向智能化迈进
- OpenAI计划推出具备推理能力的开放权重大模型
- 大模型进园区:宇视给管理加上“超级外挂”!
- AI修图越玩越6!行业首个应用级图像大模型发布,懂摄影会思考还能秒出片
- 生数科技Vidu Q1全球上线:国产视频大模型的国际竞争新力量
- 远离AI陷阱:法大大法律垂直大模型,才是顶尖法务的标配
- DeepSeek引爆合规刚需,启明星辰发布“大模型应用内容合成水印系统”!
- 强势登场!云科安信推出大模型全栈应用防护系统
- 联通数科“同舟AI+”:加速大模型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