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给力!数字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走上next level!

2024-05-22 09:07:04爱云资讯阅读量:776

今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列在了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政策牵引以及市场驱动下,新型工业化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机遇,它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智能化发展。

展望2030年,随着ICT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未来工业将向着柔性、智能、定制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生产关系将被重构、社会组织形式将被重组、商业模式也将被不断创新。未来工业将把劳动者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并为人们创造体面、安全、更富创造力和趣味性的工作,还将为人类带来更舒适的建筑、更便捷的交通、更普惠的教育、更精准的医疗,以及更美好的环境,将人类带向更美好的明天。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罗俊章在出席517电信日大会时公开表示,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化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变革性力量。从世界范围看,各国都在纷纷加码数字化技术,不论是5G、AI抑或是工业互联网都将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为新型工业化赋能。

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算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呈现系统集成、融合创新的新趋势,加速促进产业要素全域连接、全面贯通,推动生产方式、组织模式重塑变革,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机会。

在517电信日期间,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表示,将从网络升级、科技创新、场景应用、生态合作四个方面,着力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系统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以数智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在此过程中,中国移动将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构建AI原生服务,提供工业理解计算、代码生成、数字孪生等自动驾驶级应用和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

中国电信总经理邵广禄表示,中国电信深刻认识到,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难得的历史战略机遇。中国电信成立了人工智能公司,在算力、智算云、数据基础设施、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等领域战略布局,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面向个人客户,通过运用AI大模型技术,与终端和应用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办公、娱乐、生活等多场景AI化的产品和功能;面向家庭客户,推出以AI赋能、应用焕新、重塑交互体验的智慧家庭产品,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定制化、智慧化的解决方案;面向行业客户,推出行业大模型和星辰MaaS生态的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一体化的大模型应用服务。

中国联通总经理简勤表示,伴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挑战,工业领域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中国联通持续发挥网络安全生态链链长的融通带动作用,构建国家级网络安全攻防体系,支撑国家级威胁情报中心高水平运营,成立了首个国家级网络安全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不断提升安全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为工业客户提供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信创解决方案,为工业安全保驾护航,特别是打造了工业安全防护产品的能力体系,为工业制造企业提供可靠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通过工业网络流量工控主机状态的实时监控,助力实现只有可信的设备才能接入可控的网络,只有可信任的消息才能在工业网络上传输,只有可信的软件才能允许被执行。” 简勤讲到。

工业需求呼唤工业自动化架构革新

胡静宜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工业网络是一个“慢变量”,约20年才演进一个代际。中国“5G+工业互联网工程”实施4年多来,不断走深向实,目前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AGI、云等IT技术为工业提质增效注入新鲜动力,5G、星闪、工业PON、TSN等新CT(电信)技术也逐步在工业领域应用,再与机器人、增材制造等OT(操作)技术叠加,呈现出OICT大融合的趋势。

从需求侧看,精密制造、协同制造、柔性制造等工业客户需求呼唤工业自动化架构的革新,进而推动工业网络的演进。但这个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胡静宜预计,未来工业网络架构演进将经历从“垂直割裂”到“逐步融合”,再到“全面融合”三个阶段,技术上将以数采网、生产网和工控网的融合,MES上云和PLC虚拟化为标志。

在研究工业互联网架构演进的同时,华为从工业企业的业务需求出发,识别了工业网络八大新价值场景,分别是“大流量”的视觉应用,“高精度”的运功控制,“柔性化”的产线配置,“少人化”的远程操控,“全感知”的设备数采,“跨园区”的专网传输和“无缝化”的数据互通。但八大场景对工业网络的需求高度差异化,不存在一种“包打天下”的网络技术可以适配所有场景需求,这也决定了多种、多代际的网络技术将长期共存。

回首过去,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已经给业界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展望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道阻且长。但推动工业网络技术标准收敛和设备IP化,探索一网到底、一网多能、一网多用,拥抱新技术,适度超前建网,以价值为导向,建立全连接网络,以数据价值化指导网业协同,以及网安一体,构筑内生安全的工业网络等已成为业界共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