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新进展:预计2029年完成标准制定,2030年实现商用
2024-04-30 14:56:45爱云资讯1018
4月27日,6G创新发展论坛于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记者了解到,目前6G的标准研发与制定工作正在推进中,预计2029年6G标准完成制定,2030年左右实现6G商用。
中关村泛联院常务副院长黄宇红表示,6G将5G的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和大连接的功能进行升级,速率能达到5G的几十倍,终端连接数量也提升一个量级。此外,6G还增加了空天一体、通感一体、通智一体三个新技能,6G网络将真正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的无缝全球覆盖和按需接入。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山枝也指出,6G网络的应用将触及移动通信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广域全域覆盖,另一个则是元宇宙、虚拟世界的个人极致体验。”
据黄宇红透露,目前正在做一些6G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原型样机的开发,明年开始开展6G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预计2029年6G标准完成制定,2030年左右实现6G商用。
会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表示,当前6G发展已经进入标准化前夕的关键阶段。为加快推动6G发展,高同庆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一是强化技术融合,推动多维能力塑造。扎实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和需求牵引,注重通信与智能、感知、计算等技术融合创新、互促共生,推动从理论突破到工程实现,将6G先进技术切实转化为产业和应用优势。
二是强化系统创新,推动产业生态构建。依托6G协同创新基地,协同打造面向全球开放的6G试验网科学装置和公共试验验证平台,系统推进芯片、器件、仪表及基础软件等全产业链发展。推动6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工业、能源、交通等行业,加速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三是强化开放合作,推动全球标准统一。积极推动政府间合作,充分发挥GTI等国际合作平台作用,维护行业组织开放包容,为6G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与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推动建立广泛的学术和产业共识,共同打造全球统一的6G标准。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泛联院院长张平指出,相比5G曾经的发展路径,中国未来的6G发展将受到两个新因素的影响:一是人工智能的影响,其次是“通感智算一体化”方针的影响。基于此,张平表示:“不同于5G,6G会出现很多新功能,范式和应用场景也会有较大变化,未来在应用场景方面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包括数模混合空间、元宇宙等。”同时,张平还表示,6G恰逢其时,也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其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都有促进作用,需要挖掘其潜力,进一步提升它的价值力。
相关文章
- 6G大会聚焦未来业务与应用:ToC是压舱石,ToB为增长点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深入探讨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
- 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谈6G:从场景出发,协同创新共同定义6G
- 荣耀终端龚卫林:6G+AI协同创新 重构通信生态实现“1+1>2”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精彩闭幕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解锁“空天地一体化与数字低空”发展密码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网络架构设计牵引服务范式变革
-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动连接的未来
- 共筑创新,同享未来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开幕
- “性能小霸王”真我14今日发布,全系标配16GB引领性能越级风暴
- 6G时代全息通信业务展望:开启虚实融合的未来
- 中国移动牵头完成ITU-T SG13 6G需求、网络软化、天地一体立项
- 英伟达推出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拥有96GB的显存和600W的功耗
- 中国移动发布智能体通信(ACN)白皮书及首套样机,为6G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 6G时代加速来袭 与通感算智“并驾齐驱”
- 中信科移动、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中关村泛联院联合发布《以用户为中心的6G网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