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脑机接口研究再迎新进展!微美全息斩获V-BCI技术专利助力科技腾飞!
2024-03-05 10:27:56爱云资讯1422
脑机接口(BCI)技术研发及应用落地再迎新进展。近期,首都宣武医院团队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团队共同对外宣布,通过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四肢截瘫患者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
经过三个月的居家康复训练,该患者目前可以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患者脊髓损伤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测量均有改善。这一进展表明,脑机接口技术已经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为未来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提速突破
众所周知,脑机接口是当下正在快速发展的领域,其涉及产业链较长,正在带动人工耳蜗、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快速发展。民生证券认为,脑机接口兼具软件层和硬件层,硬件层的脑电采集设备包括电极、BIC芯片等;软件层包括生物信号分析、核心算法等。
目前各国在脑机接口核心技术及市场应用等方面均处于起步性拓展阶段。中国在核心器件设计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有望在政策倾斜与资源加持及各方努力下,实现在部分方向上的弯道超车。
从产业前景看,脑机接口未来可期,据预计,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37亿美元。仅仅就中国市场而言,根据量子位的专题报告,到2040年,我国脑机接口行业综合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00亿元,直接市场规模可能超过500亿元。
上市公司加紧投入研发
庞大的市场前景,也吸引着众多资本和企业进入。多家创投机构已经提前抢滩布局,企业布局方面,谷歌(GOOG.US)、微软(MSFT.US)等科技巨头已经纷纷介入脑机接口领域。
除此之外,尽管脑机接口产业链仍在发展阶段,但已经有不少上市公司开始在相关领域尝试布局。比如,全球领先AI视觉企业微美全息(WIMI.US)在智能人机交互领域进行探索,且已具备突破性技术专利,成功地将视觉-脑机接口(V-BCI)融入全息眼镜交互系统中,创造了一种更加高效和沉浸式的相关脑机接口应用。
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主要依赖手势、语音等输入方式,已经取得了人机交互上的重大突破,但在用户体验的直观性和高效性方面仍有不足。据介绍,微美全息开发的V-BCI技术通过记录用户的脑电信号,将脑与计算机系统实现直接的沟通,从而使得用户能够以更加直观和高效的方式操控人机交互内容。
当前,各方对脑机接口的了解度不断提升,推动产业实现高速发展。而微美全息通过融合视觉和脑机接口,用户能够以更为直观和高效的方式互动,这一项技术将催生出各种新型应用场景。
具体而言,在医疗领域,快捷查看患者信息,提高手术效率;在教育领域,学生可以通过脑电信号与虚拟学科互动,增强学习体验。显而易见,微美全息研制一批易用的脑机接口产品,加快探索在教育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典型领域的应用,这为脑机接口的发展指明了重点和方向,拓展了脑机接口市场潜力。
结尾
值得一提,近日,特斯拉(TSLA.US)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宣布,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完成首例人类脑机接口设备植入,植入者恢复良好,已检测到脑电信号。不得不说,国际国内两条科技新闻,让“脑机接口”概念日益照进现实,令人振奋。
总之,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突破再次证明了科技的力量。在可预见的未来,脑机接口为我们打开了脑世界的大门,上市公司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军。未来,脑机接口技术或逐步实现脑机融合智能,拓展人脑信息处理能力。
相关文章
- 苹果全力研发增强现实AR眼镜,谷歌/微美全息夯实领先优势开启空间交互时代!
- OpenAI推出新一代开源模型,微美全息多线攻关促AI开源应用落地
- Ray-Ban Meta眼镜获AI加持,字节跳动/微美全息硬件+内容实力不容小觑
- 山东新政策赋能数字经济新动能,微美全息5G+AI引擎驱动产业数字化跃迁
- 阿里发布3D数字人模型开源引关注,微美全息多模态技术为AI虚拟人发展“添翼”
- Meta开源大模型Llama 4震撼发布,阿里巴巴/微美全息聚焦加速垂直领域AI应用布局
- 阿里巴巴AI智能眼镜年底登场,微美全息以“AI+AR”领航开启人机交互视界新篇
- 马斯克Neuralink启动全球试验招募,微美全息脑机接口技术突破新里程碑
- AI芯片巨头争夺战升温,高通/微美全息争相加码竞逐AI高能效算力突围赛
- AR智能眼镜催化万亿市场,Meta/微美全息驱动“AR+AI”产业生态爆发式增长
- 脑机接口商业应用可期,微美全息量子计算+脑机交互驱动技术革新
- 百度发布文心4.5与X1大模型,微美全息软硬协同算力生态树立AI典范
- 英伟达首个“量子日”重磅来袭,微美全息多路径量子技术激活应用生态
- 量子科技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微美全息AI+量子计算研究获关注
- 2025脑机接口应用爆发之年,微美全息加速布局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 Meta革新虚拟人生成效率,微美全息协同DeepSeek数字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