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逐梦 智胜全场 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冠军访谈

2023-12-15 08:47:20爱云资讯阅读量:800

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鹏城实验室主办,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ITISA)承办,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鹏城实验室科教基金会协办的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已于2023年12月12日顺利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设置了“AI+无线通信”、“AI+视觉特征编码”、“AI+视频质量评价”三大赛道。历经数月的激烈鏖战,三支优秀的冠军团队诞生。颁奖典礼过后,我们对冠军团队进行了访谈,一同回顾他们的夺冠之路。

协同分工效能最大化 算力云化渗透各领域

“Testcase”是获得“AI+无线通信”赛道冠军的团队 ,他们分工协作,四名成员来自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虽然这是他们首次参加全球性的人工智能大赛,但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凝聚力、信心和实力。

“AI+无线通信”赛道冠军团队

谈及比赛策略,他们表示:“在比赛中,我们分工明确,专门有团队成员负责数据分析、策略制定、模型构建和参数调优等,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专业技术支持,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的协同效能,为取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团队采用了一个非常轻量的模型,使得每个基站可以独立进行推理部署,无需强大的数据交互,因此非常适合被广泛应用,可轻松实现商业落地和多基站拓展,具有良好的未来应用前景。”

最后,他们认为随着算力的提升和云化,人工智能将在各个领域渗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一般的存在,这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团队将继续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构建智能化的未来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自学AI技能备战竞赛 数据服务于模型构建

“CosmicBreeze”作为“AI+视觉特征编码”赛道的冠军,可谓“孤勇者”,因为此团队只有一名成员,是一位对人工智能充满热忱的爱好者,一直以来自学AI相关专业知识。

“AI+视觉特征编码”赛道冠军

“CosmicBreeze”曾参与过上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由于缺乏经验,仅取得第十名的成绩。经过一年的准备和经验积累,终于在本届大赛荣获一等奖。关于夺冠心得,他表示:“当下有两种思潮,一种是以模型为中心,另一种是以数据为中心。在这个项目中我采取了以数据为中心的思路。我的取胜之路是基于对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优化,这使得数据处理得非常出色,而非仅仅关注模型本身。”

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参赛经验,他认为:“提前充分准备至关重要,包括对赛题和数据的深入了解与分析,确保数据能够为模型构建服务。在现场比赛中,熟悉编程工具和环境也至关重要。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其他参赛者有所启发。”

算法沉淀乃成功关键 大模型多模态或成主流

“mqma1st”是 “AI+视频质量评价”赛道的冠军团队,五位成员来自字节跳动。谈到获得冠军的关键因素,他们认为:“这取决于我们在视频质量评价编码方面的技术沉淀,以及我们对数据分析的详尽准备。同时,我们公司内部有着丰富的算法积累经验,尤其是在对数据特点的分析上,使得我们的方法简单高效,以此支撑我们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并在不断的创新中保持竞争优势。”

“AI+视频质量评价”赛道冠军团队

投入更多精力和专注解决问题让他们克服了比赛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认真备战的同时也带给他们启迪,特别是在处理4K高帧率视频数据集方面,将对未来类似场景的数据处理有很大帮助。

未来,他们认为大模型和多模态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流趋势,它们将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带来更加丰富和精准的人工智能应用。

“AI+视频质量评价”是历届大赛以来首次新增赛道,团队对这个赛道非常感兴趣,期待未来还可以在这个赛道继续展现技术实力。

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的三支冠军团队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在问题定义、数据处理和模型选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成功克服了各种赛题挑战和困难,最终取得了冠军殊荣,他们的不断求索必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宝贵经验。

就像“CosmicBreeze”团队的陈搏所言:“如果把每个人比作一个神经节点的话,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模型,这次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就好比是给这个大模型提供了一个非常强效的奖励函数。我相信只要这个奖励函数持续发挥作用,就一定能让中国的AI事业不断涌现出更加优异的创新成果。”

大赛回顾

在过去四年里,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2万多支队伍参赛,覆盖头部企业、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不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竞技与合作交流。大赛坚持以赛促研、引才与促产,使AI无线通信、AI视频视觉处理、数字视网膜、ReID等赛道领域的算法能力、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产业创新和学术研究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大赛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引入了大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促进了人才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