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敖襄桥:SD-WAN最终会走向高阶自智网络形态

2023-12-12 15:02:34爱云资讯阅读量:659

2016年SD-WAN在中国成为“热词”,彼时这项技术普遍被认为未经考验、前景不明,但其潜力也促使一些企业尝试进行了部署。随着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陆续落地,SD-WAN也逐渐破除迷障,走向成熟。时至今日,其实用性已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那么,当前SD-WAN实践主要面临哪些挑战?当用户诉求从“可用”转变为“好用”后,SD-WAN解决方案又会在哪些创新技术的加持下升级?SD-WAN演进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围绕上述议题,在第六届SD-WAN & SASE大会上,51CTO采访了新华三集团智能管理与运维产品线总经理敖襄桥,从新华三的视角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国内广域网技术的前沿探索,也可以看到时代背景下企业网络变革的逻辑脉络。

新华三集团智能管理与运维产品线总经理敖襄桥

全面落地:用户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根据Gartner 2023年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SD-WAN已经度过了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破裂期,来到了爬升复苏期。对此,敖襄桥认为,回归理性后,SD-WAN正在进入稳定落地阶段。

“我们认为这项技术正在稳健地向前发展。大量的客户已经开始接受并采纳SD-WAN作为其网络技术架构的一部分。我们预见,SD-WAN的未来将会是平稳并持续上升,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随着SD-WAN深入各行业应用,其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如何切实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体验将成为厂商竞逐的关键。新华三对此也保持着清醒的认知,并着力巩固软硬件结合的优势。

“新华三在路由器能力上领先大部分厂商,并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形成很强的技术优势。”

敖襄桥表示,新华三的广域网方案也在不断迭代,整体上将围绕两个方面进行能力升级。其一,做到更好的更灵活的智能联接;其二,做到更好的网络质量优化,让用户体验更优。

“我们的目标是‘智联接、优体验’。一方面让联接更智能,满足各行各业大规模的分支接入需求,提升接入便捷性。另一方面实现广域网链路优化,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对使用者,我们关注网络使用体验;对运维人员,我们要让网络管理更简单。这是我们的两个主要方向。”

为提供更高效的“智、优”网络,新华三坚定地在技术方向上进行持续地投入和探索。

三大创新技术,破解网络联接痛点

如何做到更好的智能联接?新华三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向发力。

·更好地提升带宽和速度

·做到更灵活可靠的编排

·确保整个广域网的确定性

面向这三大挑战,新华三选择了三项创新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的破题。

引入QUIC,提升互联网业务传输速率

QUIC(基于 UDP 的低时延互联网传输协议)本是谷歌在2014年提出来的一种新技术,最初是为打破TCP性能瓶颈而生。相比TCP,QUIC增加了多种拥塞控制算法,大大降低了建立连接时间,可以有效提升网络传输的效率。

“虽然最终QUIC技术并未取代TCP,但它仍然是一项优秀的技术,能够解决拥塞和丢包问题,提高传输效率,降低时延。新华三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将QUIC技术引入到SD-WAN中,以解决广域网链路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保证在链路质量不好的情况下,用户依然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

敖襄桥介绍,与传统老式网络的性能相比较,QUIC结合传统的网络切片、广域网加速等技术构成的“组合技”能实现整体上网速率提升30倍。

采用SRv6,更好地实现流量调度和路径优化

SRv6是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SR技术,结合了SR源路由优势和IPv6简洁易扩展的特质,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编程性。敖襄桥谈到,过去几年间,新华三在广域网尤其是承载网对SRv6技术进行了大规模应用,当下新的挑战在于:SRv6技术是不是可以进一步下移到分支网络里来?

“为什么要把SRv6技术往分支方案里推广?关键在于,SRv6技术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可编程的源路由能力。分支网络技术走向SRv6以后,首先可以实现端到端的承载能力技术归一化,大幅降低整体广域网链路的复杂度;再者,提供更便捷的运维能力,通过IFIT随流检测界定网络故障将更精确、更简单;最后,当分支网、骨干网、承载网都使用了SRv6技术之后,才可以更好地去做强弱结合的链路控制和调度能力。”

正因为SRv6简化了网络协议类型,又具有强大的可编程能力,这使其能支撑大量不同业务的不同诉求。与此同时,SRv6也为IPv6的发展带来了转机,为IPv6+创新演进奠定了基石。

利用确定性技术,让端到端时延抖动可控

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业务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尽力而为”的IP网络架构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应对时延、抖动要求较高的场景,确定性网络应运而生。确定性网络的核心是为应用提供确定性的服务保障能力。

敖襄桥强调:“在确定性网络中,我们强调的是时延的可控,而不仅仅是时延小。在时延可控、有保障的情况下,再考虑怎么能够去降低它的抖动。”

他进一步解释了确定性网络的设计思路:“例如,北京到上海的广域网链路有拥塞的问题,要保障关键业务的客户体验,一种解决思路是修建更多的路线以消除拥塞。现实中还有另外一种思路,那就是在带宽不足、存在拥塞和丢包的情况下,重要业务通过确定性流的方法来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抖动稳定可靠。”

AIGC加持,升级体验优化空间

在新华三的规划蓝图中,在SD-WAN领域要更进一步,除了做到更智能的连接,还要做到更优质的用户体验。敖襄桥对此做了简要阐述。

首先,做好WAN优化,进而提升上网体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是数据压缩。在DCI互联场景下,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备份的要求,如果没有进行广域网优化的话,也许会造成整个网络严重的拥塞。针对这一痛点,新华三基于自身专有的硬件能力可以实现高达80G的单板数据压缩转发能力,从而为大数据量的广域网传输业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其次,构建数字地图,实现高效运维。运维人员通过数字地图可以简化运维复杂度,实现精细化运维,做到“一图在手、WAN事无忧”。地图覆盖整个网络中的软件与硬件资源,融合有线/无线,广域/局域网络,真正实现全网可视化。同时为用户提供统一运维入口、以达成集中管理、统一治理的目的。

此外,面对AIGC带来的热潮,新华三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其进行智能交互创新,目前已经在广域网络中的业务上线、运维保障、策略优化等应用场景进行了实践。不过,对于AIGC可能产生的增益,新华三还是保持了审慎的态度。

敖襄桥谈到:“AIGC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我们难以预测明年的局面。当前各大厂商都在此领域进行投入和研究,但我们并不认为这项技术能完全颠覆传统的运维或替代人工。现在来看,它暂时可能还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但确实能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解决问题。”

他进行了举例说明:比如,在某些缺乏专业运维人员的组织中,AIGC的能力能辅助他们进行问题分析,理清思路。在一些突发情况下,查找相关信息或找人帮忙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如果有AIGC这样的交互机制,他们可以快速获取到相关信息,理解情况并找到可行的应对方式。“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敖襄桥提到,对于想尝试AIGC应用的客户,新华三目前提供两种服务:一是提供基于公有云的接入能力,通过新华三的云简运维软件对快速接入AI机制进行了尝试;二是面向更专业的客户提供本地化部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在客户现场部署新华三的百业灵犀私域大模型,以及整体的AIGC架构,然后基于我们的SD-WAN系统与大模型进行交互。这种方法的成本较高,不过从数据安全来说更有优势。”

SD-WAN的终极进化形态:完全自智网络

对于SD-WAN的未来演进方向,敖襄桥认为,当业务形态越来越多元化,软件系统架构越来越复杂,越简单的网络,才越有竞争力。而自智网络将是通向这一愿景的技术思路。

“SD-WAN,或者说所有的SDN技术,最终一定会走向完全自智状态,即自我监控所有核心指标,自我分析数据,自动找出关键故障,自动选择最优的广域网链路,整个网络达到完全自我优化的闭环状态。”

尽管目前来看距离这一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积极引入各种创新技术,部署可编程的网络基础设施,拥抱AI来推动网络功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是推动广域网向高阶自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