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音在新兴市场拓展加速,探索多元机会迎接挑战
2023-06-27 14:45:14爱云资讯835
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传音专注于海外新兴市场的拓展和发展,产品和服务覆盖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在近日发布的《Google x Kantar BrandZ 中国全球化品牌 2023》中,传音旗下手机品牌Infinix跻身“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第45位。这印证了Infinix在全球市场的亮眼表现和不断增强的品牌势能。
在面对投资者“何时进入中国市场”的提问时,传音也坚定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海外新兴市场,不断突破和创新。
海外新兴市场发展趋势向好,传音步步为营
据了解,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变趋势中,整体上,新兴市场国家的智能机渗透率相对于北美、西欧和成熟亚太发达经济体和中国市场较低,功能机换智能机仍然是新兴市场驱动智能机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海外新兴市场的潜力巨大。传音及时捕捉到这一趋势,通过研发具有良好性价比的智能手机,深耕海外新兴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对功能丰富且价格合理的智能手机需求。据IDC数据,2022年传音非洲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非洲排名第一。在南亚市场,传音巴基斯坦智能机市场占有率37.9%,排名第一;孟加拉国智能机市场占有率21.5%,排名第一;印度智能机市场占有率6.4%,排名第六。。
在非洲市场,TECNO、itel和Infinix连续多年占据高市场份额,并多次入选《African Business》杂志发布的“最受非洲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百强榜,位列前茅。
走出非洲,开辟新市场,是传音目前的战略之一。依托本地化经验,最大程度地在南亚、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获取成功。传音表示,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超过70个国家或地区。随着公司继续推进新市场拓展战略,2022年公司在非洲、南亚以外的市场整体智能机销量同比有所增加。未来公司会结合目标市场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公司目标选择重点市场进行突破。
传音布局生态全面发展,探索更多发展机遇
为了在海外新兴市场持续发展,传音进行了全面的生态布局。除了手机业务,传音拓展了数码配件、家用电器以及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等业务。
在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尤其是在非洲市场,传音借助手机在新兴市场的影响力和用户基础,积极推广移动互联网服务。传音披露,公司与网易、腾讯等多家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在多个应用领域进行出海战略合作,积极开发和孵化移动互联网产品。目前已有多款自主与合作开发的应用产品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000万。
这些努力不仅丰富了用户的数字化生活体验,也为传音控股在海外新兴市场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传音不仅在移动互联网营销方面表现出优势,还秉持着“共创·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开放合作。前不久在传音主办的2023新兴市场游戏行业峰会上,传音展示了其聚焦新兴市场的全新产品服务格局的重要举措。传音移动互联总裁向海龙先生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整合了传音的优势资源,打造了六大商业化解决方案,涵盖应用出海全生命周期的各类需求,从选品、开发、测试、推广到变现等等。
据公开资料显示,传音构建了一套“数字基础设施”,为其他品牌和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提供支持。如企业级数据洞察平台DataSparkle、传音云生态平台 TRANSSCMP、媒体平台Sunnbird,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支持其他企业在非洲市场的运营和发展。通过生态布局和多模式业务增长,传音能够更好地适应海外新兴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同时探索更多的商业机会。
随着海外新兴市场的潜力不断被挖掘,传音有望进一步持续增长,巩固其在全球新兴市场手机行业的地位,同时为其他手机制造商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相关文章
- “用户+技术”双驱动,传音积极探索硬件新材料应用创新
- 从非洲到新兴市场,传音开创全肤色影像技术
- 传音重构全肤色影像技术体系,开拓影像肤色成像技术新领域
- 接入 DeepSeek、联合阿里云,传音AI战略玩出新高度!
- 聚焦AI、影像技术与折叠屏三大赛道,传音控股2024年营收687.43亿
- 传音深耕小语种AI语音技术 赋能新兴市场用户智慧生活
- 荣登“2024中国品牌全球信任指数排行榜” 传音控股本地化模式“立新功”
- 国家级认证!传音旗下重庆传音科技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 开拓新兴市场步履不停,传音跃居全球智能机市场第四
- 非洲成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 传音与当地社会共生共赢
- 做科技出海引领者:2024传音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双提升
- 传音导航定位技术获国际顶尖学府权威认证,重塑多场景高精度定位体验
- 在非洲践行环保:传音控股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管理
- 冲刺海外高端市场 传音控股也有杀手锏
- 传音控股荣获第四届感知领航优秀项目“年度杰出产品”奖,推进万物互联智慧生态
- 传音旗下人工智能项目荣获2024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