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分析龙芯、海光、鲲鹏等国产芯片的发展现状
2023-06-06 16:36:43爱云资讯960
年初ChatGPT爆火之后,大家逐渐认识到了基础资源-算力的必要性。
在中国算力增长的道路上,高端处理器是必要的底层支持;但众所周知,美国一直在这方面对中国进行限制,甚至联合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共同“孤立”中国。那么现在,龙芯、海光、鲲鹏等中国CPU厂商在处理器研发领域发展如何,是否受到了影响?我们来看一看。
大部分厂商发展顺畅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芯片行业形成了龙芯、海光、鲲鹏等六大厂商齐头并进的局面,其中龙芯、申威、海光、兆芯四家厂商近几年都有着不错的进展。
龙芯、申威两家都是做“授权+自研一条龙”,分别在MIPS、ALPHA等架构基础上,自研出了属于自己的指令集,拥有较强自主性,迭代前景也比较好。海光、兆芯两家是基于x86架构的厂商。目前,海光CPU自主迭代推进还算顺利,已完成对x86的消化吸收,下一代产品也在稳定推进中,从财报来看,海光营收一直处在高速增长中。兆芯刚刚成立了股份公司推进上市,技术上也有不少突破。
少部分厂商受外界影响较重
当然,也不是全部厂商都发展的比较顺利。其中鲲鹏、飞腾两家基于ARM技术的厂商,就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外界影响。
尽管ARM是英国企业,但却深陷国际争端的旋涡,在重压之下被迫向中国停止供应先进技术。所以靠ARM起家的这些中国厂商,从那时至今手中都只有ARMv8指令集,而无缘更新的v9版本。
再加上ARM授权模式中,想要基于已有架构进行修改需要授权方认可才不会侵权,但这种形势下显然ARM不会给中国企业这种自主迭代的空间,因此这些厂商想要自主迭代几乎已经不太可能。目前鲲鹏、飞腾正在开辟生态想要曲线救国,但据ARM要自己下场做芯片的消息,两者在核心渐趋落后的情况下还能否保障未来市场?尚未可知。
综合来看,龙芯、海光、鲲鹏等国产芯片厂商属于在坎坷中前行,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当前,龙芯、海光、鲲鹏等国产芯片厂商只要掌握持续迭代能力,实现自主可控并不是难事,无非是时间问题罢了。
相关文章
- 机器视觉领域又一款2.5亿超高分辨率大面阵图像传感芯片
- 微核芯CEO郇丹丹:中国芯片的“翻身仗”是一场政策、技术、市场的合力突围
- 新思科技携手英伟达加速芯片设计,提升芯片电子设计自动化效率
- Supermicro推出搭载NVIDIA超级芯片的新型千兆全闪存存储服务器
- 得一微:主控芯片设计重塑存储价值
- 英伟达推出下一代AI超级芯片Blackwell Ultra GB300和Vera Rubin
- 芯片、屏幕、音效全面升级!海信电视E8Q Pro超越E8N Ultra,刷新影游旗舰标准
- 驰芯半导体融资近2亿,UWB芯片行业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
- 炬芯科技再发端侧 AI音频芯片 ATS362X 低功耗大算力引爆音频新浪潮
- 芯片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北斗产业的进阶之路
- 云知声上市积极筹备中,玄铁大会彰显AI芯片实力
- 亚马逊首款量子计算芯片Ocelot亮相,微软/谷歌/微美全息竞逐加速量子行业成熟
- 支持平台部署!金山云完成基于国产芯片的DeepSeek满血版适配
- 苹果发布搭载M4芯片的MacBook Air,售价7999元起
- 台积电宣布计划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扩大美国芯片生产
- 英特尔在ISSCC 2025出新招:从芯片到系统的AI时代创新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