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的自研能力在国产品牌中水平如何?
2023-04-20 11:53:21爱云资讯1135
大家了解到海光,肯定是从他们拿到了AMD ZEN1架构和X86指令集的永久授权开始,当时也算是业内的大新闻。原本以为他们会只做生产,靠低成本抢市场。但早在合作之初,海光就定下了自主创新的方向,也一直是奔着自主自研,创立自己的品牌和芯片去的。因此后来国际情况变化,没有后续ZEN架构授权后,海光的人也一点不慌,因为原本就没想继续买后续ZEN架构授权。
经过海光1号和2号,海光芯片架构已经迭代到第三代海光3号。据业部人士透露,他们已经摸透了ZEN架构技术,从海光2号开始就以自研为主,测试数据显示海光3号处理器性能已经超越AMD ZEN2水平,与ZEN3差距不大。
为什么海光能发展得这么快?可以从海光的招股书中找到答案。2019年度至2021年度,海光信息累计研发投入35.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到95.35%。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发技术人员数量为1031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为90.20%。海光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说首屈一指,但肯定也是稳居国内自主芯片厂商的第一梯队。
这些年来基本看不到海光宣传什么,但是如此大的研发投入,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让大家看到了一个踏实搞研发的团队,也难怪海光的发展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劳特巴赫TRACE32®已支持芯驰旗舰智控MCU芯片 E3650
- 驰芯半导体:借顶尖技术突破关税阻碍,强势发力全球UWB芯片业务
- 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智能融合仪表芯片方案 助力两轮车智能化升级
- 边缘AI芯片架构的思考:为何可扩展GPU架构值得关注
- 构建自主芯生态 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车规多核MCU芯片AC7870正式发布
- 中国芯力量!岸达科技新品4D成像雷达芯片发布,助力自动驾驶产业升级
- 鸿石智能分享混合堆叠关键技术,推动MicroLED微显示光芯片彩色化进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驰芯半导体UWB芯片:重构智能汽车安全生态,领航百亿级车载市场
- 从底层芯片到玩法创新,联发科携手行业伙伴重塑游戏体验新格局
- 从测试到芯片全链条覆盖,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解码储能技术盛宴
- AI芯片巨头争夺战升温,高通/微美全息争相加码竞逐AI高能效算力突围赛
- 国内首台视觉AI教学闭环教具落地,云天励飞助力芯片后备力量崛起
- 炬芯科技端侧AI音频芯片ATS323X荣获”2025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 智能化平权浪潮下,芯驰科技解码国产车规芯片突围之路
- 英特尔先进封装:助力AI芯片高效集成的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