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年会|中国信通院陈文曲:数字资产技术与应用态势
2023-01-31 17:45:30爱云资讯933
2023年1月13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中国信通院“智能+学院”学院举办的2023年学术交流年会成功举办。年会聚焦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标识两大技术专题,发布了18个主题报告。下面,让我们进入区块链专题第三期的知识分享。
· 数字资产技术应用创新或将重构互联网价值体系,推动数据流通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数字资产是以数字形式存在或表示的对象的价值权益表征,Web3数字资产主要指使用分布式账本或类似技术发行或表示的、可交易或转让的通证。数字资产的技术与应用创新将重构互联网价值体系,分配模式由当前以平台为核心、用户供给内容却收益颇微向以贡献为核心、数字资产为媒介按劳分配演进。非同质化通证(NFT)技术主要从两条路径推动数字资产创新,一是将数字原生对象资产化,为网络空间注入新资产;二是将物理资产通证化,利用NFT技术表示为数字权益,提高资产流通性和资产配置效率。
· 数字资产初步形成四层架构,利用区块链、NFT等技术解决资产确权及交易流通
没有明确的产权,市场就无法有效运转。针对Web2.0确权难题,Web3数字资产利用智能合约、NFT等技术解决了资产确权及所有权转移,并围绕新产品、新交易类型建立市场,实现价值流通。目前已初步形成四层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资产发行层、金融服务层、创新应用层。其中,基础设施层包括支撑数字资产发行和流通的计算、通信、存储等设施;资产发行层包括各种发行平台、资产标准协议;金融服务层在传统的金融服务基础上,推广到主要对象为新资产类型的CeFi和DeFi领域;创新应用层则包括各类垂直应用和融合创新应用。
· 数字资产统一监管取得重大突破进展,为技术创新、应用拓展、产业壮大提供安全发展空间
2022 年数字资产监管取得里程碑进展,以美国、欧洲、中国为代表从顶层设计开始,将数字资产的全面监管提上日程。展望未来,一是技术方面,多链竞争格局阻碍资产流动性,资产跨链互通互操作成刚需;二是应用方面,数字资产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展,更多创新方案将获市场认可,基于NFT技术的数据要素确权及流通将发挥更大价值;三是产业方面,设施建设与产业探索十分丰富,标准尚未定型体系正逐步建立,标准研制及应用推广将成重中之重;四是监管方面,非法金融活动打击力度将增强,统一监管进程进一步加快,未来中心化交易所监管将更加严格,链上监管和技术治理工具日趋重要。
----专家点评----
李骏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报告对当前数字资产的发展给出了有见地的判断,NFT、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成为数字资产发行以及去中心化金融的重要保证,对于推动数字空间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听众和行业从业者深入了解数字资产提供了极大帮助。 ”
----汇报人简介----
陈文曲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字资产等领域研究工作,牵头研制多项国际标准、行业标准,支撑多项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相关政策制定。
敬请期待第四期:数字钱包的技术与应用
相关文章
- 中国信通院王志勤:持续系统谋划,加速新通话等5G-A应用扬帆升级迈上新征程
- 中国信通院携手合合信息启动“护证计划”,AI鉴伪技术守护群众身份安全
- 加和科技受邀出席中国信通院“卓信大数据计划”2025年度会议
- 中国信通院向观测云发来感谢信!
- 豆包语音大模型首家引领级通过中国信通院语音大模型评估
- 青云QingCloud收到中国信通院感谢信
- 首批首家!DataCanvas Alaya NeW智算操作系统通过中国信通院“大模型计算资源调度平台” 标准评测
- 中国信通院发布 MaaS 六大标准,解决 AI 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
-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魏凯:基础模型与工程化体系为人工智能+铺平道路
- 中国信通院两化所刘默:人工智能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性驱动力量
-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辛勇飞:数字技术及实数融合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 中国信通院2025深度观察报告会在京成功举办!
- 首家!讯飞星火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AI基础大模型全模块评估
- 浪潮KaiwuDB 智能综采应用项目获中国信通院数据库星河“典型案例”
- 首批!“讯飞AI虚拟人交互平台”获中国信通院大模型数字人基础能力L5最高级认证
- 容联云Insight Agent入选中国信通院大模型应用落地“样板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