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降低技术成本到量产交付,思岚科技为何能在定位导航领域站稳脚跟?
2018-07-24 18:49:28爱云资讯阅读量:1,277
未来是一个泛无人驾驶的时代,无人驾驶与机器人会更加紧密的融合,消费级机器人也会实现进一步的普及和落地。思岚科技会在这一毋庸置疑的趋势中,继续深耕视觉技术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加低成本、高性能的自主定位导航解决方案。
消费级机器人市场从2014年开始兴起,2015年引爆创业圈,2016年到达顶峰,虽然在2017年经历过一阵子的沉寂,但是在今年又出现了火爆的势头。据researchandmarkets预计,2018全球消费级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4亿美元,而2023年将增加到150亿美元。可见,未来消费级机器人领域将是巨量市场。与近几年兴起的智能音箱、智能助理等产品相比,消费级机器人能有如此高的市场规模,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机器人具有行动能力。因此,产品在自主定位和环境感知方面的技术实现程度,对其能够代替人力的自动化服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国内切入自主定位导航赛道的公司不在少数,为何还会被媒体报道为“大量依赖国外进口”?解决定位导航问题,核心是要在哪一方面寻求突破?创业公司从技术概念到商业化落地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为帮助自主定位导航系统的从业者解决上述问题,亿欧日前采访了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陈士凯,就自主定位导航创业公司商业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商业化第1步:从技术源头降低成本
想要使机器人实现高精度地图的构建,就需要使用传感器,彼时的选择有3种:视觉传感器、超声波以及激光雷达。然而,视觉传感器技术尚未成型,超声波在精确度上实在有些差强人意。
而对于激光雷达,其优点在于指向性很强,能够十分精确的刻画距离。因而当时诞生了一大批老牌激光雷达公司,其产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单线为主,适合在室内移动的机器人;二是产品价格昂贵,基于行业垄断以及技术瓶颈等原因,短时间内很难降低;三是这些激光雷达并不单单是为机器人研发的,功能上更偏向于对三维空间的测绘。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为着公司能够更好的进行产品落地和商业化,陈士凯决定要创立一套新的玩法。他表示:“激光雷达市场存在着极大的开发潜能,想要降低成本提高效果,传统的TOF方法一定程度上会大大制约成本。”
传统的光飞行时间法,即通过测量光束的传输时间从而求得距离。此方法需要特殊的激光发射器,接收装置也要格外灵敏,这些设备都需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并且国内制造业因技术和生产设备的限制也难以进行仿制,致使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成本一直高居不下。
而思岚科技,采用图像的方法进行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设计,即无需测量光传输的时间,而是拍摄激光到达目标物体后在摄像头上呈现的画面,根据远近不同导致相机画面尺寸的变化来求得距离。同时,思岚科技还在生产方面做出了努力:思岚科技建立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线,在控制良品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商业化第2步:产品打磨,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为目的
思岚科技有3条产品线,分别是激光雷达传感器、自主定位导航解决方案、通用型服务机器人平台。
激光雷达传感器RPLIDAR:基于此前的团队积累,在2013年思岚科技成立之初,公司已有不少激光雷达的订单。2014年,思岚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RPLIDAR的销售。2016年,发布第二代低成本激光雷达RPLIDAR A2。2017年,发布了TOF室内外激光雷达RPLIDAR T1。2018年,发布了第三代高性能激光雷达RPLIDAR A3。
陈士凯向亿欧介绍:“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机器人厂商都已经在使用思岚的激光雷达,除此之外,海外的科研机构以及IEEE论文中也有思岚激光雷达的身影。不仅仅是机器人行业的应用,思岚科技还将用户拓展至测绘等领域。”
定位导航模块SLAMWARE:2015年,思岚科技推出定位导航模块SLAMWARE。该产品集成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步定位与建图及配套的路径规划功能,相当于机器人的“小脑”。根据陈士凯的介绍,2015年-2016年就已经有客户陆续使用SLAMWARE自主定位导航解决方案,到目前,新松机器人、优必选等公司都已经成为思岚科技的合作伙伴。
图为使用了思岚科技定位导航解决方案的优必选机器人:Cruzr
通用型服务机器人开发平台ZEUS:2015年,思岚科技提出并确立通用型服务机器人开发平台概念并于同年发布通用型服务机器人开发平台ZEUS。ZEUS能够解决机器人的行走问题,是可扩展的通用机器人整机平台。陈士凯表示:“思岚科技帮助用户解决机器人的行走问题,这样用户就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应用场景层面。”目前这款机器人开发平台已经在商场、银行等领域的用户中试点运用。
思岚科技目前主要关注智能机器人和泛无人驾驶行业,解决物体的自主行动问题。陈士凯介绍道:“思岚科技的定位是轻量级的无人驾驶,目标是控制体积相对较小、运动速度不高、无需载人的物体,对应的产品线为:商场室内家庭机器人、室外物流小车、园区巡逻车、园区慢速导游车等等。”
商业化第3步:建立门槛,完善生产线,不为小利动摇
从技术概念的提出,到产品成型,再到落地市场形成商业化,这中间还需要很多桥梁的连接,也需要一家创业公司为之付出极大的努力。激光雷达乃至整个自主定位导航技术蕴藏着规模巨大的市场,国内从不缺善于发现机会的公司,而为何却少有成功?
“做自主定位导航的公司,除了在技术层面要把成本降下来,还需要在批量生产上下功夫。”通过陈士凯的介绍,亿欧了解到思岚科技的产品落地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0-1: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产品的研发与打磨。思岚科技从2009年开始便致力于定位导航技术的研究,在技术、市场以及产品生产上都做了很多功课。
1-10:这一阶段主要解决量产问题。思岚科技在试产的过程中发现,激光雷达在生产中面临着来自工艺与工人技术上的极大挑战,这类产品在组装的过程、顺序、使用材料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在调校上,工人对于行业以及产品的了解较少,实际操作中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而初创公司又很难仿效大公司雇佣有多年经验的技工。因此,思岚科技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利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激光的调校,以此降低对工人个人能力的要求,控制成本的同时也能保证品质。
10-100:这一阶段需要解决的商业化的问题,同时还要进一步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陈士凯列举以下两类问题进行说明。
首先,每家公司的机器人内部构造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在控制上可以使用平板电脑也可以使用PC机,在移动方式上可以选择履带也可以选择轮子。机器人行业目前是一个非标准化的行业,怎么样推出有限的产品去适应不同的客户呢?
思岚科技分析了行业中常见机器人的一些特性,由此找到共性点,例如,有些机器人使用超声波测距而有些则使用深度摄像头,思岚科技根据某些内在规律开发了一套模型,只要客户的传感器能够按照模型的接口定义来设置,就可以使用思岚的产品实现自主定位导航。
第二类问题,对于硬件服务与软件服务方面的取舍。陈士凯介绍,彼时同行业的公司有一个普遍做法,即购买公控主机,使用开源的软件操作系统。而思岚科技则认为开源方案来自于学术界的研究,只能解决客户80%的问题,而余下的20%往往对用户的业务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思岚科技并没有使用开源方案,而是选择自主搭建导航定位的生态。一方面,思岚科技对现有算法做了大量的优化和调整,使其能够在更加低功耗的场景下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公控机成本非常昂贵,家庭机器人难以驾驭。针对这一问题,思岚科技选择自己开发硬件系统,将导航等功能嵌入硬件模块中,从而适配更多的机器人。此外,思岚科技自主研发的硬件,还支持客户将导航系统的其他功能浓缩在内,最终呈现出一个小巧而功耗低的硬件产品。
相关文章
- 思岚科技陈士凯:用空间感知技术赋予智能机器人行业无限可能
- 思岚科技推出集SLAM定位和建图和九轴IMU于一体的解决方案,赋能全场景机器人
- 三驾马车并头齐驱,思岚科技赋能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
- 创新不止,载誉而归 | 思岚科技荣获“中国机器人传感器创新应用奖”
- 思岚科技发布最新SLAM定位建图解决方案—— SLAMKit
- 思岚科技激光雷达赋能清洁机器人,助力商扫行业降本增效
- WAIC | 思岚科技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助力机器人自主行走
- 思岚科技荣获2022年度中国高科技 “智能制造高成长企业奖”
- 不被定义,思岚科技机器人底盘的百变扩展可能!
- 思岚科技:用智能机器人缓解人力缺口,我们有这些技术
- 思岚科技受邀参加“应急+智能机器人”产业促进交流活动,共讨“机器人+”发展
- 思岚科技:多技术协同,赋能消毒机器人
- 思岚科技亮相消费者科技及创新展 展示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
- 思岚科技成功入选“2020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价值潜力100强”
- 思岚科技是如何攻克机器人智能行走难题 成为业内佼佼者
- 摆脱人为控制 思岚科技Apollo助力机器人智能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