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已提升至17.5%
2022-07-15 15:48:50爱云资讯460
日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研制的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 (2021)》发布,其中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由2020年的14.67%提升至17.5%,且各省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差距逐渐收窄。
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已提升至17.5%目标2025年普及率达到45%
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接连发布3个产业的重磅“十四五”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明确了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45%、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到30%具体目标。
今年4月,工信部又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计划》要求建设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平台体系化升级,为“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此次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 (2021)》显示: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水平稳步提升,平台应用水平由2020年的31.76分提升至34.25分。平台应用基础条件初步完善,“业务创新”、“效能效益”水平仍亟待进一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由2020年的14.67%提升至17.5%。
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全国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福建、北京、湖南、重庆和河北。其中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凭借扎实的工业基础,结合本地产业优势不断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中西部地区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湖南省和重庆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提升较快,成为“新晋黑马”。
在设备上云上,工业设备上云基础持续夯实,全国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由2020年的13.1%提升至15.5%。其中,东南沿海省市工业设备上云水平稳居全国前列,中西部地区加速追赶。此外,设备上云有效推动重点设备资产核心价值发挥,交通设备制造业工业设备上云水平由2020年的12.37%提升至18.22%,在各行业中增幅表现最为亮眼。
在业务上云上,全国业务上云普及率由2020年的36.46%提升至38.44%,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已成为企业业务云化发展重点。其中,不同行业业务云化表现各具特点,轻工行业较为关注经营管理和研发设计业务云化,纺织行业更加注重生产管理方面的业务云化,电子行业业务云化聚焦产品增值服务领域。
在大数据挖掘分析上,企业愈加重视工业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创新应用,各行业有效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的企业比例均有显著增长,其中电子行业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的企业比例为33.34%,位居全国各行业首位;
在工业知识沉淀复用上,全国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业知识沉淀复用的企业比例达16.85%,较2020年的15.43%略有提升,工业数据、模型、知识等加速封装形成各类工业APP并在各行业普及应用推广;
在模式创新上,全国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发展模式构建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开展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创新发展模式应用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7.36%、19.87%、27.45%、11.36%、26.55%。
工业互联网仍处发展关键期面临一系列真难题、新课题
此前,在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目前已迈过了万亿元大关。但仍处于发展的关键期,产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真难题、新课题,亟需发挥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去突破。
据赵志国介绍,下一步,工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快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重点是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启动新项目,打好强链补链的“攻坚战”。实施新一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强化关键技术产品短板攻关,提升平台技术供给质量,促进设备、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同时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增强新基建,下好数字经济的“先手棋”。适度超前推进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提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标识解析体系、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等重点设施效能,扩大区域、行业、领域覆盖面,提升服务企业数量,促进工业互联网数据流通、有效利用和安全保障,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三是拓展新应用,打好融合创新的“团体赛”。推动工业互联网与细分行业融合,加快新模式新业态推广,打造5G全连接工厂标杆,挖掘产线级、车间级典型应用场景,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园区,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促进千行百业、千园万企加快数字化转型。
四是研究新政策,用好支撑发展的“组合拳”。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现实挑战,研究更加“解渴”的实招硬招。拓宽融资渠道,深化产融合作,引导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资本加大对工业互联网领域投资。强化校企联动、产教融合,加强工业互联网实训教育,构建多层次的人才体系。
相关文章
- 2024年“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出炉
- 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刘阳:推进标识解析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 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汤立波:“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 第六届工业互联网大赛“新”要素行业赛在北京石景山区圆满结束
- 直击5G+工业互联网大会,格创东智携工业AI开启智造新高度
- 中国移动参加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
- 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丨《2024年5G工厂名录》发布 400家工厂入选
- 10大城市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 连接数实融合美好未来|中国信科参加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
- 青云QingCloud携智算亮相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
- AI赋能 智创未来 2024中国(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 AI领航,智造跃升,格创东智与您相约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
- 聚焦实数融合!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武汉举行
- 官宣!2024第七届中国(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启幕
- 2024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沪成功召开,推动上海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 AI助力产业营销落地 美云智数亮相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