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之战”引起知识产权瞩目 汇桔网“知联网”打造知商生态
2018-04-12 15:46:51爱云资讯阅读量:651
近日我国在博鳌论坛上提出四项具体措施: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以及主动扩大进口,特别提到知识产权,认为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将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加大执法力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充分把法律威慑作用发挥出来,并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也呼吁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我们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
此前不久,美国曾以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为由,称是依据“301条款”的调查报告,将宣布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一般而言,“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它最早见于《1962年贸易扩展法》,后经《1974年贸易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1984年贸易与关税法》,尤其是《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修改而成。
“301条款”是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全部内容,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处理。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应对措施。
借此机会,惩罚性关税额可能由最初的30亿美元上升到500亿美元,甚至是上千亿美元的高额,中美贸易战的规模日渐扩大,而发起本次贸易战的一个缘由,就是声称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以及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罚力度的不足,可见知识产权的高度已上升到国家和国家之间,不再局限于企业或是个人之间,知识产权将成为中美贸易战之间的洲际导弹。
贸易战的形成:
《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依赖》一书的作者史蒂芬-罗奇犀利地指出,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人长期以来花明天的钱买今天的东西,美国家庭的债务消费构成了整个国家贸易赤字的基础。他写道:“美国政客常爱怪罪中国和贸易协议,来解释本国的失业和工资停滞问题。但贸易赤字完全是美国自己造成的,美国入不敷出,拿明天的钱消费今天的东西已经持续几十年了,依靠大笔向外国借钱,美国人见证了历史上最惊人的一轮消费膨胀。政客们当然不想批评自己国家选民的不节制和挥霍,找个外国替罪羊要容易的多。”
根据世界银行和美联储公布的数字,1970年美国家庭消费支出是6666亿美元,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激增到了13万7千亿,占到GDP的将近70%。美国人口虽然只占全世界的4.4%,但消费了全世界22%的商品。一方面,美国人花的钱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存的钱越来越少,1970年美国家庭存款占GDP比重有13%,到了2017年只有区区的2.6%。根据美国官方数据,美国贸易顺差的趋势也正是终止于1970年,从那之后,美国几乎再也没有过顺差,而逆差逐年上升,一直到2017年达到5680亿美元。
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市场发育程度不同,经贸领域的关注重点不同,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而中美经贸关系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双边贸易关系,因此国家间贸易战将是不可避免。中国作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地,引起了美方的高度关注,中美之间去年3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更是成为特朗普总统保护国内产业,倾向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并且提出对中国征收高关税以此来惩戒中国。
无论在竞选过程还是胜选后,特朗普针对中国贸易政策的表态均较为严苛。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将进口关税提升至20%,特别对中国和墨西哥分别征收45%和35%的关税;
(二)全面审查与中国相关的贸易活动,调查中国倾销,敦促中国遵守WTO 协定;
(三)标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中国也在4月2日正式作出了反制,认为美国对进口钢铁加征25%的税率,对铝产品加征15%的税率,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不符合“安全例外”规定,因此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以维护中国利益。
知识产权方面:
美国作为经济全球化中知识经济的最大受益者,频繁利用知识产权来保护其国内企业的利益,并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紧抓不放,甚至污蔑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指责中国强制美国企业转让技术,可见知识产权对于美国存在着非凡的意义,自然该问题也会成为美国关注的重中之重。
美国在本次301调查重点,指控中国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做技术转让,全部指向“政府干预”问题,认为中国政府主导经济,是削弱美国技术优势的主要不公平因素,而实际上,中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系由企业平等协商、自主决定、有偿交易,不存在政府强制和干预。中国企业到美国开展投资和收购,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的企业自主选择,遵循商业考虑和市场化原则,相关交易遵守美国法律,并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知识产权的微观表现在技术保护和技术公开之间的利弊权衡;宏观表现是技术发展和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更是国家间对抗的抓手。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工具,是为国家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当我们基于企业视角,从公开换保护的角度出发,就知识产权对企业单一主体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因素进行评判,但如果将视野放在更为广阔的全球竞争竞争中,就可能会发现,知识产权虽然具有保护技术创新的作用。对于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区域,却很可能演变成技术先进国家对技术落后国家的 “合法掠夺”。技术先进国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对落后国家的特定技术领域和市场进行合法垄断,获取垄断利润的同时打击落后国家的民族产业,最终采取文明的方式“占领”落后国家。
中国近代的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契机,从进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开始,而随着履行谈判承诺而一步步推进,可以说国内知识产权的发展更多的是受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的客观要求而实现;因此国内知识产权行业最初的发展,具有不同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规律,即知识产权行业更多的基于政策性的指导,而非基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由于国外企业在技术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必然在很多行业的知识产权布局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如果在初期就贸然采取同西方发达国家相同尺度的制度和保护力度,知识产权这把“双刃剑”可能更多的表现是消极影响。例如传统DVD行业和彩电行业的没落,以及手机行业,通信设备行业在发展初期所付出的高昂学费,都是这种消极影响不同程度的体现。
知识产权的竞争不仅是国内企业或者行业竞争的手段,更是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对抗的手段。如果着眼于全球技术经济范畴,就可以发现,由于中国在技术以及知识产权积累方面长期处于弱势,所以如果在知识产权竞争的初期,就对所有企业、所有行业不加区分的全部放开,任由其自由竞争,则无疑国内的很多企业,乃至若干行业,都会遭到国外企业或者领先行业的碾压性摧毁。所以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一直是处于政府引导、小步慢跑的状态,这是与中国在全球的技术和知识产权竞争力相适配的。
多年以来,国内知识产权政策一直采取了一条务实进取的道路。一方面,限于技术实力和知识产权积累的补足,不断的采用技术引进,消化再吸收的态势,对本轮技术革命采取一种疾步追赶的姿态;另一方面,对知识产权保护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合理的对国内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和保护,避免因过于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造成毁灭性打击。
近年来,经过了多年积累后,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已经由量变而发展到了质变。从技术上来讲,通过多年的改革开发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并再提高,中国已经逐渐跟上了全球技术科技发展的步伐,甚至在若干技术领域,比如说移动支付、高铁、智能电网、核能利用、工程机械、清洁能源等领域做达到了世界领先的位置。从知识产权储备上讲,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国内申请2012年就已经超过国外企业;国际上,PCT申请中国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在欧美日韩等国家的专利中所占比重也日渐提高。除了专利,在商标和版权上,中国同样占据较为有利的储备规模。综上,无论是在技术领域还是在知识产权储备上,中国目前都已经具备了同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完全平等竞争的基础。
自从经济发展开始了全球化趋势,国际技术和经济竞争也随着扩展到了全球。竞争的规则的制定也由此扩展至全球各个参与方。知识产权的竞争,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优势,所以也逐渐演化成为了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加的背景因素。
从2016年开始,苹果公司开始向华为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这可以看做是我国知识产权竞争力由完全被动向逐步达到均势,乃至部分可以占优的一个缩影。而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也可以认为是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已经逐步提升至可以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掰手腕的程度。本次中美贸易摩擦表面上看是一种威胁,实际上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次有力展示。而随着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在全球知识产权竞争领域也由完全守势逐步转向均势,最终向欧美日韩看齐的方向演进。在逐步抵消了知识产权国际竞争的负面影响后,国家就可以通过大力促进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好的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技术和知识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
事实上,在美国公众向美国政府提交的数十份评论意见中,也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支持所谓的“强制技术转让”等指控,绝大多数评论意见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已得到显著改善。因此,从中美贸易战中知识产权保护所引发影响与应对方式,中国政府和企业都仍必须继续努力,从企业方面来说,加大本国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借此提高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政府方面来说,积极建立与完善《反垄断法》等竞争规则,提高控制技术垄断行为的立法与执法水平,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与时俱进,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角逐中取胜。
此次301调查,美国强调因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导致美国技术被盗、强制技术转让这样一些知识产权问题,就是针对中国以“中外合资办厂”的方式学为己用,来发展自己的技术,现在中国学得太快学得太好了,这已经威胁到美国的世界地位,在美国看来,这种学习就是抄袭剽窃,就是盗取美国的先进技术。
在普罗大众的观点,美国无论在创新能力或知识产权领域皆处于领导地位,这些年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进步显著,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创新和品牌方面的引领者之一。近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实现了“质”的转变,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30万件,商标注册更是大幅攀升。在发展过程中也在逐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国还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上升到国家战略,显著提高了全民知识产权意识。
技术转移方面:
科学技术是支撑一个产业、国家、甚至一个文明发展根本核心。英国拥有了蒸汽机技术才开启了全球工业时代,美苏突破航空技术桎梏人来才真正开启航天航空时代,量子计算机有可能打开一个全新的计算机时代。追求技术发展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不可阻挡的生存意志。
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一个追赶和超过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战略计划,每个国家也都有类似计划。美国这个技术大国在苏联解体后长期位居世界第一,而全球并没有出现一个可堪大用的世界第二的国家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现在,中国已被摆在一个非常突显的位置,并且正在全力超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因此,美国采取一些措施,企图抵制崛起中的中国发展是必然的。
中国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晚清说起,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也是全球所有技术落后国家快速发展的不二法门,如同习主席在博鳌论坛中提及: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我们将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中国必然能够吸引国际先进技术自愿地进入中国,并逐渐且自然取得各方共赢的平衡。
从当下的中美贸易战来看,是中国认为已经遵循了所有的协议付出了足够的成本,美国国内,似乎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声音,即中国是美国的挑战者和竞争者,因此美国想要做的是全面扼杀中国的发展,在中国还没有超过美国之前,在美国还具有优势之时对中国出手,扼杀中国和平崛起的机会,为此美国是可以忍受付出一些代价的,所以1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中国也无法向英国、德国等国家一样放低姿态祈求美国赦免其关税。事实上,这里也显示出美国对于中国的重视和忌惮。
本次贸易战看似美国主动发起,其实美国的处境相对被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一个比美国还耀眼的优势。看似被动迎接的中国,对等加码,实则这次中国将完全按照国际社会游戏规则,遵循世界贸易组织条款有理有据的反驳,中国的合群也将凸显美国的傲慢。大国相争,国际新秩序有可能从中产生。中国在这次贸易战中,还有一个体制优势。中国反击首选大豆被认为是直击特朗普票仓,这是美国当权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他们对本国的产业是有轻重划分的,并不是对所有美国企业都一视同仁。像豆农被普遍认为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是其重点保护对象,那肯定有一些产业是特朗普不重点保护的对象,这就给了中国反击的着力点。而反观中国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所有产业对国家来说都是相同的,这一巨大的体制优势在贸易战持续升温过程中将越来越凸显其价值,甚至成为本届特朗普政府国会中期选举的胜负手。
中国对 “中国制造2025”充满信心,希望实现多边共赢的局面,欢迎各国搭乘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快车共同前行。在中美贸易战中,最坏的打算是中国停止从美国进口一切技术,即使在这情况下,中国依然可以从其他国家引进技术,美国仅是发达国家中的一个。又如同习主席所说:“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认为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
结论:
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不平衡,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2013年,中美贸易额达到52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来自商务部网站)。但要看到,中国贸易的增长主要依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中国出口产品较为单一,贸易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很容易被卷入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件中。出口这类产品的企业缺乏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抗风险能力很弱,更容易产生侵犯知识产权等贸易摩擦,这也是中美贸易摩擦中知识产权问题频繁发生的一个原因。
中美的贸易争端,表面上看是经贸摩擦,实际是对未来经济增长主导权和经济利益分配权的争夺,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我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对传统国际秩序带来冲击。具体体现在:
一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在若干前沿技术领域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全球多个著名智库报告显示,我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基因编辑、干细胞、纳米材料和超材料、3D打印、风力、太阳能发电等前沿领域已经进入全球领先者行列。我国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线娱乐、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美国等对我国在未来国际规则制定中的作用日益敏感,并挑起多种贸易争端,对我国在新兴技术领域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进行打压。
二是数据等战略性资源的重要性提升,各国对数据等的控制权争夺加剧。目前,世界正进入“数字全球化”时代,全球大约50%的服务贸易已经数字化,约12%的货物贸易通过国际电子商务完成。数据的战略资源价值突显,堪比工业时代的石油。拥有数据的规模及数据掌控与运用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重要来源。当前,美国在全球服务器分布上具有初始优势,全球互联网共有的13台根服务器中10台都在美国,唯一的主根服务器也在美国,存储其中的数据自然受到美国管辖和控制。美国反对数据存储本地化,就是要继续保持和扩大数据控制权的优势,将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起到扼制作用。
三是各国围绕新技术的争夺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当前,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加快发展,其表面繁荣发展的背后,是为掌控技术和数据等战略性资源而进行的争夺。全球风险资本推动创新创业热潮兴起,其中涉及的新兴前沿技术流动日益受到各国关注,对各国打造新的经济优势带来决定性影响。各国围绕新兴技术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权争夺已进入白热化程度,比如围绕5G标准的争夺,围绕移动支付的国际化标准竞争等。而传统商品领域贸易摩擦的受关注程度不断下降,甚至开始成为新兴产业规则竞争的筹码。
基于上述原因,建议重点关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科技创新因素,抢夺新兴技术领域的话语权。而新兴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又来源于知识产权。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国际贸易争端或者要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处于优势,需要重点关注知识产权。
如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美国当地时间,4月3号下午公布了建议征收中国产品关税的清单。关税的重点侧重于“中国制造2025”行业,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当然,此举是美国近年来对我国的又一次挑衅,严重违反了国际友好原则。核心资源的抢夺,关键在于知识产权保护。美国对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征税,这个征税清单也凸显了北京调整经济结构行动的一个关键要素,中国要在半导体制造和人工智能等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计划是北京领导人勾勒的愿景核心。
因此,我们阻止不了他人的恶意竞争,我们能做的事把握住本国自身核心技术资源,抢占战略制高点,运用知识产权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为此,我们针对基础层面、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应有不同举措。
(一)基础层面:
1. 知识产权对外转让需严加把控
2018年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对技术出口、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等活动中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进行审查。审查类型包括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及其申请权。转让行为包括权利人的变更、知识产权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和知识产权的独占实施许可等三种主要情形。审查内容包括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对我国国家安全和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发展能力的影响。
此次文件的颁布恰逢中美贸易摩擦之际,是我国针对贸易战争中的对外转让方面采取的保护策略的一大体现。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中央深改组第二次会议时就曾提出,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审查范围、审查内容、审查机制,加强对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的严格管理。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总额为333.84亿美元。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为47.86亿美元,同比增长311.5%。技术“走出去”的比重在整体知识产权贸易中越来越大,因此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知识产权转让行为严格规范审查范围、审查内容和审查机制,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贸易摩擦,保障本国利益。
2. 加强人才培养
新世纪,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尤为关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同等贸易条件下能够得到多大的实惠,归根到底要取决于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素质。因此,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水平,是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首先,我们要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创新积极性,建立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高效率的配置资源,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此外。我国企业应配备专门人才,对协议进行研究,学习吸收、熟悉并充分运用《TRIPS》等各项详细的国际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强科学研究.鼓励发明创造,保证积极而又充分地利用《TRIPS》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广泛性,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力争在今后越来越多的国际经贸活动中赢得主动权。
3. 重视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武器
知识产权已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范围。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重,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并且将货物贸易的规则、争端解决机制引入知识产权领域。随着知识产权在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认识到未来全球竞争的关键就是经济的竞争,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面对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的知识产权形势,中国必须加紧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国家的技术安全,促进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防止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滥用。
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通知》颁布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各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日益完善,但是也存在不足,其中一点就是缺乏有效贯彻和利用。当今社会,仍然有很多人对知识产权的概念浑然不知,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基本认识,这在对外贸易中是及其不利的。
知识产权是武器,好的武器需要充分使用,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全社会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学会用法律程序将新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同时要大力宣传专利制度在技术中的作用,专利制度不仅仅是促进发明创造的激励机制,而且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科技发展的一种动力机制。只有当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公知,且为人们日常所用,再结合国家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的武器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我国才有能处于战略制高点,抢占一切先机。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发展和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给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美国通过各种知识产权壁垒,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发达国家未来将滥用知识产权壁垒充分维护其自身贸易利益,使得知识产权壁垒日益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知识产权壁垒的原因和对策,做好持久战准备、苦练内功,才能找到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对策。
(二)政府层面:
1. 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体系
在国际贸易中制定和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国家技术发展战略的同时,需不断完善与一国国情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制度,以提高整体的国家竞争力。我国要加快构建完善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协调机制,通过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提升,调动技术人员创新积极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2. 推动企业实行质量、技术战略,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
我国政府应从政策和资金角度入手,推动企业实行质量、技术战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知识产权壁垒的问题。在资金方面,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适当降低贷款利率,以支持其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对于申请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企业,可以提供相关的政策优惠和专项资金,以支持其在国内外申请相关的知识产权。在税收政策方面,应采取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对有较多科技贡献、较高专利数量、科技水平较先进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来降低其负担和政策性成本;对于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可以给予较低险率的出口保险,以免除其后顾之忧。
3. 构建知识产权壁垒预警机制
首先,我国政府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壁垒预警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一批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关知识产权壁垒国家法律,精通外语的专家,来提供知识产权壁垒的咨询和信息服务。其次,还应当担负起搜集贸易伙伴可能对我国实施的知识产权壁垒信息的责任,主动地掌握和分析知识产权壁垒的发展趋势,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最后,我国政府应建立与知识产权壁垒相关的动态数据库,构筑相应的信息咨询平台,充分发挥国家整体优势,借助相应的驻外机构,有效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并及时发布,帮助企业更好地做出经营决策。
(三)行业协会层面:
我国对外贸易中遭遇的知识产权壁垒,单个企业应对较为困难,政府又不能一一介入,行业协会正好可以填补这段空白。对内,应充分进行组织协调,维护竞争秩序;对外,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充分发挥自身在举证工作和国外同行业的信息搜集方面的优势,给予政府和相关企业更好的协助。行业协会还应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相关行业的沟通、交流,代表企业参与同政府之间的对话,争取国家经济、政策方面的支持。应积极搜集相关信息,对各种知识产权壁垒进行系统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案,通过刊物、报告会等形式,及时传递给会员企业。
(四)企业层面:
1. 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应组建专门的机构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具体包括:一是在研发的准备阶段,明确本企业的总体科研技术发展目的,对相关竞争企业的研发情况密切跟踪,时刻防范知识产权陷阱。二是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企业应配备专职人员,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目的和任务,制定相应的制度,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个机构及其职能划分明确,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促使企业尽快步入知识产权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三是重视运用知识产权成果,使其成为有效的竞争手段。
2. 积极自主创新,优化出口贸易结构
一方面,企业应当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研发新产品。如用知识产权折价入股等方式,让知识产权人参与利润分配,体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从而达到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大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的合作,构建研发、生产基地,用联合开发、联合投入等形式,形成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新路径。此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技术优势,研究开发外围专利,同时对核心技术成分保持更新,淘汰过时成分,以维持其先进性,达到从根本上突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的目的。
3. 分散出口市场,开拓多元化贸易合作伙伴关系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努力扩大与各个国家的经济交往,打破狭窄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实施对外贸易的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建立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努力恢复东南亚市场,发展南美、非洲、中东以及大洋洲市场,扩大贸易伙伴的范围。同时,我国企业还可以将分支机构建立在贸易伙伴国家,通过国际营销网络,将这些分支机构联系在一起,以增加营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最后,通过此次知识产权摩擦的事件,再次证明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国际必须迈过的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将带来进步,而封闭必然落后。现在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谨记“唯变不变”的真理。谁排斥变革,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会被历史淘汰。
企业不仅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生产产品的传统素质,还要将这个素质扩展到生产创新知识产权方面来,扎扎实实搞好创新,在知识产权上获得更多积累和突破,才能赢得未来。如同汇桔网倡议的“知识产权+互联网平台+智能物联网”的“知联网”方式,我们将紧跟着国际动态构建一个以“知商”为核心的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商业社会体系-知商生态,也是为了能够实现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积极协助企业研发和传播自身核心技术资源,抢占创新战略制高点,运用知识产权促进技术传播。技术发展是国之根本,目前美国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希望能多赚取一些利益,但绝非是为了引发争端。经由本次中美贸易战的契机高呼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深刻唤醒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或许将是最佳的收尾,也是世界各国最希望看到的境界。
汇桔知识产权研究院 郑自群苏威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