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激发创意,Adobe宣布XD CC中文版免费开放
2018-07-23 15:47:29爱云资讯573
这一计划包括Mac和Windows版的Adobe XD,是唯一一款结合设计与建立原型功能,并提供工业级性能的跨平台体验设计平台。
Adobe XD CC简体中文版的主要功能包括:设计与原型制作、重新定义现代化工作流程、集成现有工作流程、卓越的质量与性能、跨平台原型设计。作为Adobe Creative Cloud的一部分,Adobe XD能够与设计师现有的工作流程以及Photoshop CC和Illustrator CC等创意工具紧密融合。
Adobe资深产品解决方案顾问 张振华
Adobe资深产品解决方案顾问张振华现场演示了Adobe XD的操作界面,举例说明了这款应用可实现的强大功能,例如跨平台设计的兼容性、同一页面的多媒体设计、多图文同步布局等。
利用Adobe XD构建关于UI的世界级平台
Adobe的调查数据显示,87%的管理者认为,聘请更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是其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在IXDC(国际体验设计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中也显示,在重点产品研发过程中,55.1%的工作都集中在体验设计,比重甚至超过用户研究和市场研究。
Adobe设计副总裁 Jamie Myrold
Adobe设计副总裁 Jamie Myrold在会上表示,如今,设计的最新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未来,我们与世界的沟通方式会发生变化,但设计师的作用依然重要,这关乎客户的全程体验。另一方面,设计师的工作又变得越来越复杂,原因在于用户对数字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人工智能、语音输入等新技术的应用就激发了对设计师的新要求。“对设计师的关注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价值,Adobe XD在研发阶段就与设计师们保持密切联系,让他们参与产品的测试和体验,真正满足他们的设计需求。”她说。
Jamie Myrold希望Adobe XD可以帮助设计师应对设计行业的转型,在产品开发、用户体验、客户服务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她表示:“我们希望Adobe XD不仅仅作为一个设计工具,而是构建出一个关于UI(用户界面)的世界级的平台。这一平台要保持开放性,并且和第三方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进而帮助设计师实现便捷操作,高效完成任务。”
发布会上,Adobe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设立1000万美元的设计投资基金,用于推动体验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
AI将成为全新的工具,激发设计师的创意表达
Adobe中国区数字媒体总监 杨坚
谈及“人工智能在体验设计领域的应用”,Adobe中国区数字媒体总监杨坚表示,目前设计师的压力来自客户和消费者,而业务挑战驱动着技术变革。目前Adobe为设计师提供了多种云服务,例如文档云、创意云、设计云等,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批量处理,把设计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Adobe设计副总裁 Jamie Myrold补充道:“在人工智能平台Adobe Sensei问世之前,Adobe 就开始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我们认识到设计师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因此希望解放他们的重复劳动,让他们把更多精力用在创意设计上。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利用AI为系统提供强大的功能,激发设计师的创意性表达和设计。”
Jamie Myrold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不会替代设计师的角色,而是增强设计师的能力。设计师们不再把精力放在像素层面的问题,而是腾出精力解决创意层面的问题。未来更有可能是一个人机共创的工作流程,人工智能会成为一个全新的工具,改变设计师的工作方式。相关文章
- AR智能眼镜催化万亿市场,Meta/微美全息驱动“AR+AI”产业生态爆发式增长
- 华硕无畏家族跨界联动《凸变英雄X》:有信赖,更热AI
- 全流程AI赋能,重庆首个美的灯塔工厂照亮中国水机前行之路
- 燃梦绿茵,智联未来,大连移动携手华为打造5G-A×AI数字球场
- 白皮书发布会:空调行业新标准 海信AI技术让空调能耗下降41%
- 从防伪溯源到智能协同,动码印章借AI之力重塑酒业生态
- 拒绝机械化互动!云知声兽牙AI Agent功能上新,开启智能协作新时代
- 腾讯云AI存储解决方案持续升级,为AI全业务场景提供全面支持
- 星汉大模型2.0:AI大模型浪潮奔涌 大华股份呈交“智能答卷”
- Flat Ads:透视中国AI出海战略,看豆包、腾讯元宝、美图相机如何占领市场先机
- 动码印章搭载AI引擎,筑牢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安全基石
- 2025电动汽车百人会:神州数码AI破局,构建车企AI增长点
- 云轴科技ZStack CTO王为@中国GenAI大会:AI原生实践重构AI Infra新范式
- AI+教育,浩鲸科技参加2025高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发展论坛
- 摩尔线程与松应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国产GPU+物理AI仿真打造具身智能开发“新底座”
- 广和通与实丰文化达成战略合作,共建AI产品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