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科技周”中兴通讯向际鹰:面向B5G不断创新 激发“无线”活力
2022-06-03 08:02:52爱云资讯1077
中国联通5月23日正式启动主题为“众心向党 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的中国联通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技周系列活动。在此活动上,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作为厂家知名代表,发表了《面向B5G的新技术探讨》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中兴通讯对未来B5G以及6G的新技术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并分享了在此前沿技术上和中国联通的创新合作成果。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
发言里,向际鹰博士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他认为,当前5G发展的挑战并不在于“能力过剩”,而恰好在于技术能力尚未达到用户真正的要求,导致需求尚未被激发。以视觉为例,未来随着VR、AR技术的推进,视频对带宽的需求可以说是无穷的,全视角的视网膜分辨率带来的带宽,超过当前手机300倍以上,即使将来采用1:1000的高压缩比例,仍然需要高达22.4G每用户的数据量。而目前的经典通讯技术,仅包括时/空/频/功率等资源,已被透支使用,噪声极限早已达到,香农极限已经接近。未来靠极大的计算力来获取性能提升的方法,也受摩尔定律的限制。在未来如何实现技术和工程上的突破是B5G或6G发展的关键。
向际鹰博士提出,在经典电磁理论下,未来可能存在两个突破点,空间、频率向纵深进一步扩展,实现更极致的、适配复杂环境的、异构的空分复用技术,以及与传统正交技术相对的非正交技术,上述技术可进一步提升用户感知,激发内生需求,促进无线产业升级。最终实现6G的愿景:智感信一体,即智能、通感一体,可信的无处不在的网络。
向际鹰博士分享了中兴通讯在B5G方面的若干新技术研究成果。例如积极参与6G潜在关键技术中的全部12个方向,与学术界及产业界合作伙伴一起,对6G技术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在其中的6个方向做的重点投入,获批大量6G相关专利并取得一些原型机成果。例如在可重配电磁表面RIS方面,中兴通讯与中国联通在5G现场网络开通了技术验证,达到了预期效果。对于通感一体化技术方向,也在关键业务、技术架构和算法方面深入研究,并开发了原型机。
在网络架构方面,中兴通讯提出了服务化、开放式、智能弹性的MetaCell架构,能够灵活地聚合各种层次的资源,例如载波、频率资源、各种基站资源,甚至信道资源,以最大化提升效率。在多址方面,提出增强型共享接入技术eMUSA,可大幅提升连接数量,提高系统容量,并降低延时。在空口技术方面,提出了空间、频率向纵深进一步扩展的空分复用技术,包括更大口径的天线、分布式天线多站协同、更密集的空间采样、可编程无线信道传播等。
向际鹰最后表示,中兴通讯与中国联通以及业界同仁一起,已经进行了长期持续的合作,面向未来的B5G,这种合作和创新将为移动通信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
- 中兴通讯 UniEngine算网一体机首家获得中国信通院工业5G专网一体化设备类产品检测认证
- 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加强数智筑基,推动AI进阶
- 中兴通讯基于NGI邻区漏配分析工具,助力运营商5G无线网络自智提效
- 中兴通讯:选举方榕女士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
- 广州移动联合中兴通讯成功商用全国首个地铁三载波聚合5G网络
- 中兴通讯qNCR解决方案助力河北联通实现弱覆盖场景网络信号升格
- 中兴通讯5G FWA&MBB市占率四连冠,AI、5G-A新品闪耀MWC2025
- 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发布业界首个基于DeepSeek的核心网实时通信智能体原型
- 中国电信与中兴通讯携手突破!全球首个C+L一体化80x800G WDM现网试点
- 5G-A上行新标杆!上海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完成全国首个上行3CC商用验证,速率突破835Mbps!
- 中兴通讯助力天津大学数字校园案例获“Open Gateway全球应用场景设计开发大赛”二等奖
- 中兴通讯发布新一代5G智能安全帽 打造生产安全新范式
- 中兴通讯携手合作伙伴荣膺三项GSMA全球移动大奖(GLOMO)
- 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发布终端智能体创新生态
-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算力筑基、 AI 启智,共迎数智化新纪元
- 中兴通讯助力共建共享网络5G-A创新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共赴5G-A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