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搜狐科技峰会成功举办 顶尖科学家们齐聚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2022-05-19 10:47:34爱云资讯阅读量:702
5月17日,“2022搜狐科技峰会”在一年一度的“517世界电信日”如期举办,本届峰会延续以往风格,持续关注5G、AI技术的最新发展,并且聚焦新技术、新商业下的新趋势,广邀学术泰斗、行业大咖与头部企业,为观众呈现了十余场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和高端对话。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为大会发表了开幕致辞。他表示,“517”,是移动通信的日子,是技术的日子,也是科学的日子。科技领域的进步更是持续而令人惊叹的。通信已经进入了5G时代,可以期待6G的到来。
而本届峰会的特色在于,“除了5G、AI等等方面,我们加入了科学的成分,其实大众对科学前沿的进展,以及基础科学知识的兴趣正在兴起,对于21世纪的人类,我们认为基础科学知识应该是一种通识。”张朝阳称。
聚焦科技创新宏观议题 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在上午场的议程中,多位重磅嘉宾就数字经济、网络安全、通信技术演进等宏观底层议题展开主题演讲。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表了《我国工业制造业数字化的探索实践》的主题演讲。李毅中表示,当今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两化融合”,到“数字中国”,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潜力巨大。建议要合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IDM),要补链强链,要积极有序,并且可适度超前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只靠国家,也不能只靠BAT和三大运营商,要延伸到企业、行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杨学山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演讲。作为一位拥有40年经验的IT人,杨学山对于信息和信息技术情有独钟。他认为,当数字经济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把数字和物质、能源结合起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要和工业技术结合起来、融合起来。不管是元宇宙、NFT,还是虚拟现实,这些新形态都缺不了芯片、终端、网络。所以,没有实体经济、工业技术,是没有数字经济的。
信息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带来了以《打造网络空间安全可信主动免疫新生态》为题的主题演讲。沈昌祥表示,一定要构建主动免疫安全可信的保护体系,因为我们要应对网络空间的各种各样严重的威胁,也可以说网络战的斗争。如何进一步加强建设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可信的防线呢?我们国家有制度、有标准,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工控系统全部采用可信计算3.0作为核心技术,建立可信根,来构造安全可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筑牢防线。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发表题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助推创新新范式》的演讲。杨帆表示,人工智能具备明确的杠杆效应,能为它所服务和支持的行业带来巨大价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一个更好的、更具备支撑能力的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为AI所需要的算力、算法、数据核心三要素提供更加规模化、更加高效率、更加低成本的基础支撑能力,服务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应用快速的发展和落实。
华为终端云服务应用生态BU总裁望岳发表了题为《使能AI智慧体验 共建创新应用生态》的演讲。望岳表示,华为在生态上面已经有超过五年的实践,早在2018年应用市场就在全球上线,在过去的三年里面,华为的开发者生态蓬勃发展,每年全球注册开发者都以超过百分之百的速度在增长。截至今天,全球已经有540万注册开发者加入华为生态,华为应用市场分发数、活跃数达到亿级。
国科嘉和董事长、管理合伙人王戈带来了题为《以技术资本助力中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演讲。王戈表示,从基础研究阶段到应用研发阶段,要不断地冒大量风险,这叫作“死亡之谷”。技术资本的优势在于技术资源的汇合和整合能力,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和产业的理解。技术资本了解技术转化过程的痛点,而且加以解决,技术资本还能赋能体系的投后管理建设,对行业和产业的认知能力也更强。
关注新技术演进与应用 共议新商业形态与趋势
下午的议程围绕着新兴产业展开,主题涉及智能汽车、元宇宙、直播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社会》的演讲。张亚勤表示,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这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对各个产业的赋能。人工智能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从专业领域扩散到了大众化领域,从工业领域进入智能家居应用,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发表了题为《加速5G扩展,赋能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演讲。侯明娟表示,目前5G性能已经实现突破性进展,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只要30多秒就可以下载完成。今年4月份,我国5G基站数还是遥遥领先,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网络,最核心的部分是基站。截止到4月底,5G的基站数超过156万个,毋庸置疑是全球最大的5G网络。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发表了《现实世界的数字化——从“真实世界的脉络”谈起》的主题演讲。韦青表示,100年前大家争论什么?是直流、交流之争,如果我们开始默认我们的生活,全被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这些技术所赋能的时候,我们才真正进入了下一个时代。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发表了题为《自动驾驶推动智慧出行》的演讲。魏东表示,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我们既有新基建的大背景,也有成熟的5G网络。在自动驾驶这个领域,当这么多的公司投入众多精力和资源后,汽车也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基于机械传动的运输工具,而成为一个人类的伴侣。未来20年,我们将见证汽车机器人替代人类驾驶员。
快手磁力引擎产品负责人杜铮发表了题为《快手新市井商业 让信任重塑品牌》的讲话,他指出,互联网广告并没有很好地起到让用户产生意愿的效果,更多是在“割草”,而非“种草”。这带来一个窘境,很多品牌在互联网上耗费品牌的势能。更多把品牌资产转化为销售,而不是让更多人知道我、让更多人认可我、让更多人信任我,从而去积累更多的品牌资产。
基础学科知识应成青年人标配 2045年将造出像人一样水平的AI
除了各位嘉宾的重磅演讲,本届峰会还特别推出了两场一对一高端对话。
上午场,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物理学家、学者曹则贤围绕科学教育相关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张朝阳与曹则贤一致认为,在21世纪,了解基础学科应该成为年轻人的标配。“工业4.0”时代,各种科技实实在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基础科学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技术背后的原理。
对于如何引导青少年学习基础科学,张朝阳认为,应试教育有时候对兴趣是有毁坏的,家长不要去逼迫小孩追求分数、追求成绩,而要看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张朝阳提出,科学的研究是首先要去定义概念、逻辑、推理、表达,数学的表达和对图形的识别,以及感悟,而且要充分地交流,各种试错和想各种变量去尝试。曹则贤认为,科学精神就是求实求真,自然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科学的内容和人类本身无关,科学最终达成的东西一定是普世性的。
下午场,科幻作家、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进行了一场关于科学未来的畅谈。
未来AI也能产生人类的情感吗?对此,郝景芳与黄铁军都持乐观和开放的态度。黄铁军认为,人的感情并没有一个神秘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生理系统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反映的过程。按照机器智能的思维方式,是可以构造出来的。郝景芳补充道,人工智能要想真的进化出类似人一样的情感,可能也需要放在相应的一个环境里,让它有像人一样的生存危机,然后也许慢慢地会有类似的情感出现。
而关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黄铁军大胆预言,2045年能做到跟人一样水平的电脑。大概2026年,可以把灵长类中最小的一种猴的全脑解析出来。到2035年预计人脑的解析就能做完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搞信息技术的人、搞电子技术的人,能不能造出跟那个蓝图一样的大脑。
聚焦新技术、新商业下的新趋势,探索科技领域的星辰与大海。作为科技领域的长期观察者和记录者,搜狐科技还将持续更新“1号位”“AI十二谈”“创新100”等大型IP项目,通过数据榜单、视频访谈、深度策划等丰富多样的内容,为公众带来关于科技领域最新、最全的报道。感谢首席特约赞助商中国移动高清视话、感谢合作伙伴华为移动核心服务 HMS Core 对本次峰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