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建设
2018-07-18 10:48:10爱云资讯1272
西南政法大学瞄准新时代人工智能高科技前沿,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利益与社会发展对人工智能法学的客观需求,充分发挥法学学科办学优势,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
一是明确人工智能法学学科的建设目标。人工智能法学学科的建设目标定位为: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的社会公共需要为中心,充分利用学校法学一级学科优势,围绕人工智能法学基础理论、人工智能伦理与政策、信息与网络安全法等方面开展学科建设,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熟悉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的人工智能法律治理人才,形成具有高显示度和社会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法学研究成果。
二是加强人工智能法律规制方向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引进(柔性引进)人工智能法学相关学科国内外知名专家,壮大人工智能法学专职教师队伍,力争在2020年,形成由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方向带头人、学科骨干组成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建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与教学团队,在该学科方向下设置人工智能法学基础理论、人工智能伦理与政策、信息与网络安全法3个教研团队,每个团队不少于4人,承担全校人工智能法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工作。
三是完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根据AI引发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人才社会需求,结合人工智能法的培养目标,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法学原理、人工智能政策与伦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的法律规制、人工智能法律典型案例研讨等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法学网络课程体系,培育1-2门精品课程,开发慕课资源。推出1本具有较高水准、受到普遍欢迎的人工智能法学教材,填补国内人工智能法学教材空白。
四是开展“人工智能+法律”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推进人工智能法律规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围绕国家与地方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形成系列智库成果,探索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将针对人工智能引发的法律、伦理问题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提出相关立法建议2部。通过对域外、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的研究,提供政策建议,优化我国人工智能政策布局,助力最大限度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经济价值。推进人工智能法律产品研发成果在传统法律行业的转化和应用。为司法信息的研判和司法规律的预测提供技术和法律支持,为侦查、庭审、裁判、执行、案管等活动提供智能化助力。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合作,推动“法律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法律信息管理”“智能办案辅助系统研究”和“律师业务计算机编程”等教学科研成果在智慧检务、智慧法院和智慧律所建设中的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法律产品研发成果在新兴法律行业和职业中的转化和应用。基于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的建设成果,培养适应法律实际需要的法律开发者、法律数据分析师、法律数据库管理者等新兴职业人才,促进人工智能在法律研究、电子取证、结果预测、自助式合规审查以及合同分析等法律工作领域的应用,同时引进这些新兴职业融入公司法务部门、法律数据库公司等法律职业机构。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的AI语音助手已登陆iOS平台
- 学而思素养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开启人工智能科普公益行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NCT编程考级2025年4月考圆满收官,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测评体系
- 更能算、更省钱、更懂化工的国产人工智能来了!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启智能产业新时代
- 云南联通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会在昆启幕:科技赋能边疆,智启数字云南新篇章
- 人民出行受邀见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共启广西智能产业新篇章
- AI赋能,数智创新,慧博云通闪耀2025日本人工智能展览会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
- OpenAI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考
- 深度迈进人工智能新纪元,标普云正式更名标普智元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