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6G研究还需新思路,6GANA联合各方形成研究合力
2021-09-24 09:43:05爱云资讯899
9月23日,6GANA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上海科技大学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会上发表致辞表示,当前6G的研究还需要有新思路,6GANA作为针对6G网络架构的创新交流平台,打通了从物理层到网络层及业务应用层全智能过程,需要在产业上下游一起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构建多方共建的生态,6GANA将起到联合各方朝着这一方向合力研发的作用。
邬贺铨认为6G研究需要在无线空口、网络、业务应用等方面拥有新的思路。
首先,目前的无线空口技术中,LDPC码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Polar码从2008年土耳其Arikan教授发表,到2016年被3GPP采纳为5G 控制信道编码标准也过去近十年;MIMO技术从1908年马可尼提出,到1995年Teladar给出了在衰落情况下的MIMO容量,1998年贝尔实验室建立了一个MIMO实验系统,最终5G采用大规模MIMO也经历了20年。
“但5G在无线空口上并未出现明显的颠覆性技术贡献,5G曾经也希望形成颠覆性技术,但后来急于标准化就没有着力深入从基础理论研究做起了。”邬贺铨表示。目前,还暂时没有出现具有很大潜力的无线空口技术储备留给6G,mMIMO还难以在空口技术上有明显突破。6G不仅需要在无线物理层技术努力,还需要更多关注网络技术的创新。
其次,网络技术需要继续深化。当前如SDN、NFV、SBA、网络网络切片、边缘计算、云网协同等核心网技术尽管已经在5G业务上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尚未真正大规模部署,6G将继续进一步发展。
同时,业务应用在6G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将正在服务于业务的智能化。6GANA就已经提出要将现在基于云AI的应用转到网络AI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帮助网络实现智能化运维,另一方面也可以实时提供更多大数据,支撑更准确的人工智能决策。这也意味着将打通从物理层到网络层及业务应用层全智能过程。
通过新思路新维度在未来赋能6G,就需要在产业上下游一起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构建多方共建的生态,而6GANA将起到联合各方朝着这一方向合力研发的作用,此次成功举行6GANA第二次全体会议恰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牵头完成ITU-T SG13 6G需求、网络软化、天地一体立项
- 英伟达推出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拥有96GB的显存和600W的功耗
- 中国移动发布智能体通信(ACN)白皮书及首套样机,为6G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 6G时代加速来袭 与通感算智“并驾齐驱”
- 中信科移动、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中关村泛联院联合发布《以用户为中心的6G网络白皮书》
- 轻至986g,续航18小时、120TOPS算力!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元启版刷新商务AI PC巅峰体验
- 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李侠宇:卫星互联网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发展
- 瞭望2025全球6G技术发展趋势
- 中国公司首次牵头!全球6G标准化工作正式启动
- 天硕V60 256GB SD卡:卓越品质,开启存储新境界
- 英特尔Puneet Jain:Rel-20 5G-A标准预计2027年6月冻结,首套6G规范将在2030年前提交
- 986g轻薄如羽!联想商务AI PC 新品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开启预约
- 高通李俨展望6G技术的标准发展:AI将成为6G终端的重要特性,或将改变终端和通信系统的设计方式
- 携手共筑6G标准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沪成功开幕
- 中国联通研究院李福昌:坚持5G-A与6G一体化,打造6G统一技术体系
-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陈山枝:6G的三大突破与三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