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用测试网总经理叶伟斌谈人工智能测试

2018-07-10 18:43:46爱云资讯阅读量:47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人工智能迎来了第三次高速成长。据中国电子学会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370亿美元。人工智能早期是一个智能硬件,基于大数据和终端,终端是把接到的大数据进行运算,我们看到的智能电视、智能汽车等等都是智能硬件。

现在智能硬件智能化程度更高,随着数据量增大,人工智能的算法加入到人工智能芯片里,有效的扩展了产业规模,具体体现在大数据、生物识别、安防行业等等。测试服务本身也可以和人工智能结合。人工智能是通过算法,利用大数据逼近真实数据的一个过程。测试测量也是同样的思路,例如测试了一大批材料,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是不变的,通过测试数据与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了解材料性能。

人工智能芯片的特点是在传统芯片CPU的模式上再加上可重构计算和深度学习的功能。现在对智能芯片的要求为可编程,计算效率高,功耗要低,体积小等等,这些实际上是对算法和硬件提出了综合要求。人工智能本身是算法加芯片,再加上应用以后就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目前针对人工智能的测试,分为传统测试,软件和软件测量,应用和应用测量等,这些测试涉及面广,操作复杂,需要形成一个标准,目前我们国家人工智能测试标准正在形成中。

人工智能芯片提供的厂家可以分为训练,推理,云端大数据,终端等,这些厂家分别都会研发这些人工智能芯片。

把这些人工智能芯片应用到各个行业之后,各种应用会带来集成度高的现状,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测试就变的非常复杂,测量参数也非常多。一个小小体积的芯片集合了多种功能,这就给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测试角度来讲,要求一次连接,多个参数全部测完。

例如对于IC测试,这台仪器接上去以后测一组数据,换一个参数需用另外一个设备,需要把芯片抬起来再扎下去,容易损坏器件。最好是连接一次,所有参数全测完,这样才能保护芯片本身,提高效率。

另外人工智能的数据运算量大,运行的速度高,带宽宽,容易形成各种互相的干扰,包括电磁兼容等等,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怎么能不互相干扰,另外还要考虑低功耗,数据传输的复杂性,还有人工智能装到机器人上面,接口多,有PCIe 3.0/4.0、SATA、DDR3/4、10G以太网、100G光模块、400G以太网/PAM4,这些都是高速传输常用的数据接口。每个数据接口,都要求符合标准,才能到市场销售。这个标准怎么定义的?专门有一个软件,数据测试一致性软件。

我们对传输网络需要涉及到的概念包括数据高速等等,主要是发射与接收,图上左侧是发射模块原理图,右侧是接收模块原理图,收和发之间用无线传输,或者用光纤传输。还有一类是高速数据传输。收和发的质量是如何保证呢?要求信号不失真,信号完整等等,发射和接收每一个模块最终会影响到信号,非常复杂。

集成电路开发过程中,需要在集成电路实验室测量,如射频集成电路,芯片集成电路等。我们国内拥有大量的射频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可以为社会提供测试服务。

人工智能研发的测试,需要从材料开始。半导体材料本身就涉及到材料测试,传输线测试,信号质量测试,从材料、传输到信号质量,每一步都要进行质量把关。比如人工智能硬件的应用,有了一个芯片以后,要做很多的外围电路,这个外围电路是怎么做的?涉及到选什么材料,传输线是怎么设计的,外围电路就是信号传输电路。这里面涉及到一系列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人工智能产品上市之前还有一关要过——电磁兼容标准测试。电磁兼容测试有三种典型的实验室。一种是标准的实验室,被测物和设备距离必须是3米,这是有规定的。3米距离下测试叫3米法。如果测试距离是10米,就称为10米法,例如汽车测试,将车放在转台上,测试设备在另外一端,中间距离是十米。另外如果车需要旋转测试各个角度,实验室需要再地上建设一个大转台,这样可以测试360度。这样的测试要求实验室外墙的距离是更远,这个投资是多少呢?一般会在几千万数量级别,国内也没几家。

电磁兼容以前是在外面测量的,是因为电磁波非常复杂,室外找不到一个电磁波环境比较纯的地方,所以转到室内。例如中科国技实验室用混响式测试,仿真一个大环境,测试电磁波。

人工智能产品规范是怎么测试的?PCI-E3.0接收端容限测试这个设备非常昂贵,DDR协议测试设备也非常昂贵,这两个加在一起投资几千万。

在人工智能测试方面需要提供全套的全参数的测试方法,这个测试方法包含了数据采集、总线测量、电压测量等等。人工智能的测试是十分复杂,投入巨大的,例如:对智能汽车全套测试,把里面所有的参数都测一遍,把这个设备建起来得好几十亿。

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测试技术和测试设备的巨大投入问题呢,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用共享的形式来解决技术和设备问题,方用测试网就为研发企业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