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虹吸效应明显 未来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2021-08-10 09:43:02爱云资讯910
确实如此,在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之后,云计算显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91亿元,增速高达56.6%。与此同时,生态产业链日益完善,云网边协同融合进程不断加快,泛在灵活的算力服务模式逐步成熟,可以说我国的云计算产业正逐步迈向繁荣。
毫不夸张的说,当下云计算对各类企业的数字化赋能作用,已经从资源层面逐步扩大到全业务流程场景,正在有力推动各类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有效支撑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已逐步成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中国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引擎。
“云计算已经渗入到 ICT 领域的各个细节,云的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较强的虹吸效应,未来十年的表现会越来越显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曾公开表示。
那么,聚焦中国云计算市场具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近日,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给出了详细的答案。
我国SaaS市场稳定增长 IaaS、PaaS迎突破
在疫情时期,全球经济都发展放缓的情况下,国内云计算增长达到历史新高,总体规模达到2091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56.6%,远高于全球增长率。国内经济发展内需对云计算的需求在充分的进行释放,基于此,传统意义上的IaaS、PaaS、SaaS产业规模不断增长,而且很多新进入的厂商表现出不错的成绩。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到278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43.1%,受新冠疫情对线上业务的刺激,SaaS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增长高峰;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与去年相比提升了145.3%;IaaS市场规模达到895亿人民币,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97.8%。
最新统计的IaaS市场份额中,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华为云、移动云分别占据前五。PaaS方面,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位于市场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云作为相对稍晚的入局者,这两年的表现却非常亮眼。自2019年中国移动启动“云改”战略以来,作为助力中国移动5G+AICDE战略落地的基石,移动云经过长足发展,已完成覆盖全国的“N+31+X”整体资源布局。
同时,移动云积极打造“云网、云数、云边、云智” 差异化特色优势,在业务体量、产品种类、可售资源等方面均实现飞跃式提升。2020年移动云全网收入达91.72亿元,同比增长353.8%,自研IaaS、PaaS、SaaS产品超200款,数量增长180%,形成了丰富的全栈产品体系。
目前,移动云IaaS基础服务产品涵盖了弹性计算、云存储、云网络、云安全等大类产品,在IaaS产品数量上跻身国内第一阵营。在补齐数量的同时,移动云也同步推进"提质"工作,客户侧的感知显著提升。此次能进入IaaS前五也充分说明了市场对移动云的肯定和认可。
云计算发展进入深水区 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十年发展,云计算跨越形成期、发展期、应用期、成熟期之后正式进入“深水区”,栗蔚表示:“很多企业不仅仅开始上云了,而是更加关注利用云计算提升企业的开发研发效率。“大家已经不仅仅是要上云了,而是怎么用好云。”
谈及接下来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栗蔚指出,今年开始有云计算六大趋势:云计算改变了软件架构,打造IT新格局;云计算吸引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开始基于云去部署,带动云原生进入黄金发展期;云网边操作系统的融合;改变了安全的边界和架构;打造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了业务和技术的融合,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在软件、安全、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云网边一体化上,云计算都将展现明显的虹吸效应,这些都会因云计算而改变。相信在未来的10年,云计算虹吸效应会越来越显著。”栗蔚讲到。
以云原生为例,其出现不仅将原有IT基础设施重构为云原生基础设施,提供更高效的资源,还为企业打造更敏捷的应用开发、交付运维能力,加速企业应用的敏捷创新。从简单迁移上云的“On Cloud”到在云上基于云原生而重构企业应用的“In Cloud”,云原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分水岭,其要求企业既要继承过去,又要连接未来。
根据IDC预计,到2022年,90%的新应用将采用微服务架构,35%的生产环境应用是云原生。此外,在Gartner的报告中,云原生技术也正在向应用场景、技术、生态三个方面快速演进,并将扩展到更多应用场景,比如在混合云和多云管理领域,以及边缘层的应用等。
在应用价值方面,云原生能够支撑业务应用的通用技术能力下沉到基础设施,在业务应用完整生命周期中提供持续稳定服务,最大化实现云的价值,让企业在资源配置、产品交付、系统架构等方面获得更高的效能,从而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业务视角的响应、分析和决策中,使企业在竞争激烈、需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更强的创新优势。
“企业对于竞争的核心诉求正在转到注重商业模式的改变、快速感知并响应用户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倒逼技术架构变革,使架构的支撑焦点由资源转向应用。为此,云原生将在发挥云计算应用价值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坦言。
在他看来,未来,无论是ERP、CRM等系统应用还是底层IT基础设施,都会越来越趋向于云原生,这将是近些年云计算最大的趋势。
相关文章
- 赋能可持续云计算:MiTAC 神雲科技亮相 CloudFest 2025展示节能服务器创新成果
- 云智聚能,共筑AI产业新未来 ——人工智能与可控云计算产业生态大会在杭举行
- 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云计算中心获评苏州市人工智能行业年度算力服务卓越奖
- 金山云全面升级智算服务体系 开启AI 2.0时代云计算发展新纪元
- 2024云计算产业和标准应用大会成功举办
- 云计算AI化转型加速 基础设施支出迎来爆发
- 黑龙江移动助力云计算国产化进程
- 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李洁:算力跟着能源跑,能源跟着算力跑,业务跟着绿算跑
- 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栗蔚:探索算力互联网体系架构,构建算力服务大市场
- Arm Neoverse赋能AWS Graviton4处理器,加速云计算创新
- 基调听云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首个云计算智能化可观测性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
- 周浩领航IGT——推动游戏行业向云计算时代迈进
- AI驱动SaaS场景化应用领跑行业,畅捷通揽获AI云计算领域多项年度大奖
- Akamai:以云计算和网络安全为核心,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创新
- 分布式架构、一云多芯国产灾备领航者科力锐参编的《信息技术 云计算 参考架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 荣联科技集团参与起草的两项云计算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