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行业火热背后,还需寒武纪般的执着者

2021-07-23 09:46:41爱云资讯阅读量:604

华泰证券近期发布研报,给予寒武纪买入评级,目标价位158.33元。也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寒武纪持续亏损,股价走势也不乐观,还会有专业机构将其列为“买入”呢?

在研报中给出了明确的解读:未来十年AI在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场景将大范围落地,而AI芯片国产化也成为重要行业主题。寒武纪作为我国AI芯片的先行者,产品已经基本成型,销售方面也已实现了大量覆盖。

同时,寒武纪正在加快车载智能芯片领域的布局,扩展应用场景。未来汽车将有望成为移动数据中心,单车算力不断提升,为芯片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新蓝海。

按照传统思路来判断,一家企业若连年亏损,意味着其经营存在短板。但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思维就需要改改了。从360提出免费发展模式,到美团打拼多年才扭亏为盈,再到小米模式的逐步渗透。科技公司在初创数年内用亏损的方式,拼研发,拼市场,最终成就一个个新巨头的故事,已经屡见不鲜。

而放在寒武纪所处的芯片行业上,更需要一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方可概括这个领域的发展特点。

研发上的投入不能与商业亏损划等号

在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这条赛道上,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国际巨头的风光无限,却总是会忽略罗马城建设的漫漫长路。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大趋势的萌生和发展,芯片的地位愈发重要。芯片是万物计算的根本,是算力的最终依托。正因如此,高端芯片的赛道门票,也是无比昂贵的。 “用资金换时间”成为中国芯片行业安身立命的共识,起步晚、起点低、人才缺乏是客观存在的。一家中国芯片企业如果从0开始,当经过漫长时间推出成型产品后,很可能国外巨头已经迭代过2-3次,那样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中国企业若想追上国际水平线,巨大的研发投入是必然的。

比如,大红大紫的华为海思,麒麟处理器名声在外,背后却是任正非的“不惜成本”,可以说,海思十多年辛路伴随着上千亿的投入。

再看寒武纪,连年的亏损,并非市场开拓的停止,而是源于不停的研发投入。根据财报显示,寒武纪2019年研发投入为5.4亿元,2020年为7.68亿元,研发投入成为寒武纪亏损的主因,但相较于英特尔、AMD,或者海思的巨额研发年投入,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尚在合理的范围。

众所周知,研发上的投入不能与商业亏损划等号,也正式因为寒武纪多年坚持研发的投入,夯实自身的技术和产品,才能让它即使在持续亏损的状态下,在市场打出自己的声望。对此,华泰证券给出了这样的评语:产品线逐渐完备,未来有望成为国内人才规模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

研报中提到:“寒武纪专注于AI芯片产品的开发业务且处于快速发展中。通过技术人员的多年积累和快速研发,已经实现了云边端产品的全面布局。公司2020年成功突破云端训练芯片技术难点,实现了思元290芯片的出货,并统一了云边端的指令集基础。另外公司也是国内少数掌握7nm先进工艺关键技术的芯片设计公司,同台积电的合作保持紧密。华泰证券认为未来公司仍将不断推出新产品,逐渐收窄和头部企业的技术差距。公司研发投入将保持强劲,支撑产品和生态的建设,成为国内人才规模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

中国芯片产业,需要寒武纪

寒武纪高速发展的原因,除了源于自身长期研发的积累,以一年一“芯”品的速度,结合“云边端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快速实现了盈利模式的横向延展外,更重要的是市场对于高端芯片的迫切需求。

相关资料显示,在全球芯片竞争加剧以及严重缺货的大环境下,国内芯片半导体行业正式驶入快车道。据相关数据统计,仅在2020年,中国就新增超过2万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增速达到32%。在芯片设计领域,截至去年底,国内已有超过2000家芯片设计公司。

增速喜人的背后,却是无奈的现实,2000余家芯片设计公司中,绝大多数实力单薄,技术能力储备不足,产品和市场高度趋同,创造的利润甚至不如一颗大白菜。如此现象只能造成低端市场的不断内卷。而在高端市场中,能够设计出CPU、GPU、DSP和FPGA等高性能数字芯片的企业依然凤毛麟角。

所以,寒武纪的高端数字芯片产品,就成为了芯片市场的重要补充,稀缺度较高。目前,寒武纪的客户已经覆盖大量头部服务器厂商、云计算客户,辐射金融、交通、能源等主要应用领域。新产品推出后可以顺利进入客户选型,市场端竞争压力较小。

寒武纪产品一旦实现技术突破,市场侧的突破将十分轻松。过去几年,寒武纪不断加强了自身的销售能力,销售队伍规模也在不断提升,有专家认为,未来寒武纪势必将沿着产品升级-销售扩张-扭亏为盈的趋势发展。

就在今年,寒武纪年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寒武纪行歌,标志着公司全面进入车载智能芯片领域,被认为是为其布局的云边端全场景,补齐了“车”这一块重要的拼图。智慧出行和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上路的每一辆汽车都将转化为一个智能终端,而由此产生的市场需求,对于寒武纪的下一阶段发展,无疑是利好的。

目前,中国芯片行业迎来了黄金的发展时机,但这并不意味这可以走捷径,或弯道超车。芯片是一个讲求“扎实功底”的行业,外部市场诱惑之下,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芯片更需要寒武纪这样不计成本的执着者,持之以恒,才能在国际高端芯片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