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危机感:想战胜中美,要举全国之力培养AI人才
2018-07-08 19:14:18爱云资讯712

“争夺21世纪技术主导权的中美两国正在激烈争夺AI人才。仍保留年功序列工资制的日本企业能敌得过中美吗?”
这是《日本经济新闻》发出的疑问。
这家日本媒体指出,围绕人工智能中美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2月召开的美国AI学会上,汉语仿佛成了“通用语”。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等中国IT巨头极力招揽人才,掌握专业知识的学生们为寻找能发挥能力的职场而被吸引过去。
美国谷歌于2018年春季在北京成立了“谷歌AI中国中心”。招募能带来全新理念的技术人员。目的是在中国获得能引领技术创新的优秀学生。
中国于2017年夏季发布了国家级的AI发展计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将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美国2018年5月,邀请顶级技术人员出席在白宫举行的“AI峰会”,宣称“将死守美国的领导地位”。
腾讯之前发布的白皮书显示,全球企业的AI人才需求量达100万人。而实际活跃的专业人才只有30万人,缺口达到70万。而每年全球新培养的AI人才只有2万,为了填补巨大的人才缺口,各企业纷纷跨国境寻找人才。
薪资,就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而日本的劣势,在薪资上就有明显体现。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美国IT人才的平均年收入约为72万元(人民币,下同),而日本仅为36万元左右。
在美国,IT人才的收入是所有行业平均收入的2.4倍,而日本为1.7倍。中国和印度则达到7~9倍。
问题出在哪?
僵硬的薪资体系日本经济产业省面向IT企业员工实施的调查显示,5成以上的企业仍保留着年功序列制——一种“僵硬的薪资体系”。
所谓年功序列工资制,是日本企业按职工年龄、企业工龄、学历等条件,逐年给职工增加工资的一种工资制度。始于20世纪初。这个制度下,工资与劳动的质量没有直接联系,工龄越长,工资也越高。
在这种制度下,“日本无法在以AI为核心的全球技术开发竞争中取胜。”
此外日经进一步指出:“能够提供充足的预算和充满吸引力的研究材料的日本企业为数不多。有必要举全国之力培养AI人才”。东京大学的特聘副教授松尾丰也呼吁举日本全国之力培养AI人才。
中美两国正在竞相开辟“数字世纪”,这导致两国之间产生了激烈的贸易摩擦,中国的追赶令美国神经紧张,人才争夺战可能愈发激烈。在全球争夺AI人才的背景下,日本该如何培养和活用AI人才?这左右着主导权之争。
战略宏大、投入不足其实,日本对于前沿科技非常重视,反应并不迟钝,国家层面的策略,也早就已经出台。
2016年4月,日本根据首相安倍晋三就在关于对未来投资的公私对话中做出的指示,成立了“人工智能技术战略委员会”。委员会的目标,是为了确立“研究与开发目标和人工智能产业化路线图”。
日本的AI技术战略委员会共有11名成员,覆盖学界、产业界、政府,包括日本学术振兴会会长、东京大学校长、丰田公司社长等各界高层人物。
2017年3月底,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技术战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trategy)》报告,全面阐述了日本政府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所制定的路线图。
这份路线图,将AI视为一项服务,并将它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
(1) 在各个领域开发、应用数据驱动AI;
(2) 跨领域开发AI和数据公共使用;
(3) 将众多领域联系起来,创造生态系统。
他们还为每个阶段设定了大致的时间表:2020年左右完成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2025-2030年左右完成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
这套框架,指向“社会5.0”计划的三个方面:生产力、健康、机动性,勾勒出了如何面向超越信息社会的“超智慧社会”需求,实现人工智能产业化路线图。
与中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国智造2025”相比,日本的战略,都可以说目标相当长远了。
除了制定规划之外,当然也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2015年,日本政府投入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00万元),成立国家级AI研究中心;
同年出台的《机器人新战略》提出了1000亿(约合人民币60亿元)日元规模的机器人扶持项目;
201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投如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支持AI学术研究;
但是,对于以烧钱著称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来说,这些动辄上亿的投入并不算高。
据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在今年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家峰会上透露,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总额超过580亿元人民币。虽然不都是政府投入,但数字足以触目惊心。
而《纽约时报》对中国政府的人工智能投入,给出了一个更加激进的估算:这家美国媒体认为,中国政府每提出一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新计划,就算是地方性的,也都伴随着几十亿美元的投入。
全球竞技虽然日本只看到了激烈的中美争夺,但其实,人工智能时代的大笔投入已经展开了全球范围的竞技。
除了中美之外,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等国家,无一不梳理、出台了自己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想要在下一个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 看到科技智能视频会议机Kao Meeting S获2022年日本优良设计奖
- NEC选用Supermicro GPU系统,助力打造日本最大超级计算机进行前瞻性人工智能研究
- 再获顶尖设计大奖!普渡机器人“贝拉”再获日本G-Mark奖项认可
- 日本展示三量子位纠错技术 量子计算有望向“大规模”迈进
- 海尔智家亮相日本DIY家庭购物中心展会
- 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日本市场 开启乘用车国际化新篇章
- 绽放数字之花,智构教育未来,新华三亮相2022日本教育展
- 明芒科技以人工智能人类(虚拟人)解决方案瞄准日本市场
- 普渡机器人首次落地日本眼科医院,实现医疗领域新突破
- 火箭炮电视X8900KF获日本VGP 2022大奖,东芝电视又添新彩
- 软银又一新动向 拥抱中国机器人产业助力日本服务业升级
- Aqua Security任命亚太及日本地区副总裁以推动业务扩展
- 联合软银深入日本市场 擎朗智能送餐机器人Keenbot日本发售
- 韶音运动耳机包揽日本VPG 2022骨传导耳机所有奖项
- 东芝品牌焕新收获成效,牢占日本电视市场第一地位
- 据称索尼和台积电计划在日本投资70亿美元建芯片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