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商业化进程:短期的泡沫并不影响未来前景
2018-07-05 17:40:14爱云资讯654
人工智能被预测为未来50年的科技发展方向,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活的革新与颠覆充满幻想甚至是一点点担忧,就目前阶段来看,人工智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机器学习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人工交互能力等各方面技术均处于初级水平,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业界讨论最多的还是技术落地及如何在各细分领域中挖掘其商业价值。
AI智能硬件的真伪需求
AI智能硬件特别流行,特别在风口,很多公司推出很多产品。智能硬件的需求中,有哪些是真实需求,哪些是伪需求?招商局创投VP甘自辛认为,现在说真伪需求还很难讲,只能说现在的需求看上去比较浅显,优秀需求沉在水下,看不出来,更多是技术的拓展和技术的进步。只有需求量集中起来成本过高,或者需求付费意愿不够强烈,体验没有到那个程度的需求才可能是伪需求。
狗尾草智能科技CEO
邱楠认为,目前AI发展的方向不存在真需求和伪需求,我们说AI在商业化落地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改变我们的交互方式,改变我们的交互方式之后可能会形成新的硬件平台,无论是语音还是交互的入口,带来新的流量它会有很多新的需求产生。二是AI在商业应用场所落地,它会提升数据利用的效率。这两方面都是真实的需求,只是有的需求找不到实际应用落地的场景,有的需求技术还不够成熟,还受制于外部的条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成长。
AI吹起的“资本泡沫”
AI在商业化和产品化进程中,有些公司整体估值非常高,资本非常活跃,但是纵观整个AI消费市场还处于低迷状态,有待进一步探索。这是资本吹气的泡沫吗?
资本注入通过资本把规模放大,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形成壁垒和网络效应,最后形成技术和商业的胜出,这是没有办法的一件事。邱楠说,通过短期快速形成规模化,很难让它快速实现同样相等的收益,这个收益一定是滞后的。我们应该慢慢等一会儿。
这一点甘自辛观点基本类似,他说,估值是以实际成交作为结果,钱放在不同的口袋里面,表明背后的想法和方式是不一样的。不能将公司估值和市场消费能力直接划等号。从AI现在能看到的结果无法推断将来能看到的结果。
随着AI风潮涌起,数万名AI创客涌入创业蓝海,相比区块链,Bite,AI创客可以说站队了赛道。3-5年后,每一个事物背后可能都有AI的属性,AI是真正在做研发的行业,只有技术过硬才可能吸引投资人,换言之,被投资人看上的公司以技术实力做依托,估值不会太低,下一个市值千亿公司很可能出自AI公司。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涂鸿川说,我非常坚信下一个十亿、百亿甚至千亿的公司肯定是从AI出来,这一点,我在硅谷的VC投资人有同样的看法。
相关文章
- AR智能眼镜催化万亿市场,Meta/微美全息驱动“AR+AI”产业生态爆发式增长
- 华硕无畏家族跨界联动《凸变英雄X》:有信赖,更热AI
- 全流程AI赋能,重庆首个美的灯塔工厂照亮中国水机前行之路
- 燃梦绿茵,智联未来,大连移动携手华为打造5G-A×AI数字球场
- 白皮书发布会:空调行业新标准 海信AI技术让空调能耗下降41%
- 从防伪溯源到智能协同,动码印章借AI之力重塑酒业生态
- 拒绝机械化互动!云知声兽牙AI Agent功能上新,开启智能协作新时代
- 腾讯云AI存储解决方案持续升级,为AI全业务场景提供全面支持
- 星汉大模型2.0:AI大模型浪潮奔涌 大华股份呈交“智能答卷”
- Flat Ads:透视中国AI出海战略,看豆包、腾讯元宝、美图相机如何占领市场先机
- 动码印章搭载AI引擎,筑牢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安全基石
- 2025电动汽车百人会:神州数码AI破局,构建车企AI增长点
- 云轴科技ZStack CTO王为@中国GenAI大会:AI原生实践重构AI Infra新范式
- AI+教育,浩鲸科技参加2025高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发展论坛
- 摩尔线程与松应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国产GPU+物理AI仿真打造具身智能开发“新底座”
- 广和通与实丰文化达成战略合作,共建AI产品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