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盾“知识联邦”技术为保险行业风控提供新思路
2021-04-29 16:15:23爱云资讯930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最新的报告显示,受疫情等行业“黑天鹅”事件影响,2020年我国寿险行业突飞猛进,保费已经突破了4.5万亿元。数据繁荣的背后,因客户信息不真实或缺失、投保人需求分析和风险能力测评不完善等导致的投保人风险评估偏差、违规套取资金用于非正常退保补贴等行业弊病屡见不鲜。同盾科技凭借独创的“知识联邦”技术,正在为保险行业的风控注入新的革新力量。
同盾科技调查发现,银保渠道一直以来都是保险公司在营销战役中忽视的“阵地”。这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来是一些纯寿险公司自有信息渠道较少,难以获得自身体系之外的客源;主观因素则是一些银保渠道出于合规考虑,会把导流给保险公司的部分敏感信息屏蔽掉,由此造成的结果很可能是银行掌握较全面的客户信息,但提供给保险公司的信息却是有缺失的。
同盾科技的技术专家认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需要补充来自银行和其他生态合作伙伴的数据,深度挖掘银保渠道客户需求,以此延展产品和服务范围。简而言之,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应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脱敏和共享,从而实现业务共赢,也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对此,同盾科技在业内率先推出独创的“知识联邦”技术,在确保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数据不出本地”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交互,通过双方共建模型,使得银行和保险分别在第三方“知识联邦”的技术算法下各取所需,最大程度发掘客户价值,让数据“可用不可见”。
如此一来,保险公司借助同盾“知识联邦”技术不仅能够顺利补全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画像”信息,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价值挖掘,比如说通过同盾的智能分析工具来设计更加精准匹配的个性化产品,更好地触及新客户和服务已有的存量客户。据悉,在上线使用同盾“智邦”知识联邦平台后,某大型国有银行及其合资寿险公司利用双方各自数据成功为银保渠道客户进行更精准画像,并基于此试点年金产品的精准营销,经过A/B组对照测试,转化率提升3倍之多。
此外,保险公司或银行内部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组织墙”或“机构墙”,比如在个险和团险的场景下,保险公司可能服务的是同一名客户,但由于数据或标签没有办法打通,同一名客户在内部也会被“误”认为是两个人。同盾科技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保险公司没有把固有的分类标签和应用场景很好地结合起来,画像、标签或指标只是中间过程,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寻找到高价值、高转化的客户,进而达成新增,养护和转化的目标,这样才是价值的体现。
而在不同的机构或者组织之间,保险公司的数据整合能力就更加有限了。同盾科技通过客户信息脱敏对齐的形式,整合银行和险企内外部多维数据,既保障客户信息安全,又能在数据使用层面实现对客户的唯一识别。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度集成数字智能和知识联邦技术,提出了数智化SCRM解决方案,帮助保险公司充分利用客户画像实现与目标客群的精准营销互动,在总体营销规划之外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目前数智化SCRM已经在多家保险公司得到应用。
相关文章
- 知识图谱成银行风控“利器”,同盾联合广发、广州数字金融协会制定团体标准
- 同盾智邦获三大软硬件兼容性认证 业内首家实现全面国产信创适配
- 2022隐私计算大会发布两项研究报告和四项标准,同盾科技参与制定
- 深入金融场景,同盾智邦平台应用水准获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认证
- 打击电信网络犯罪,同盾AI技术赋能金融机构革新反诈武器
- 同盾云图-知识图谱再获肯定 入选浙江省AI标杆案例
- 同盾助力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 隐私计算协同知识图谱发挥更大效用
- 隐私计算市场转向需求驱动,同盾科技探索更多落地场景
- 同盾云图赢得行业认可,获评2021金融业新技术应用创新突出贡献奖
- 同盾科技“云原生”重大突破,面向全球开源首款云原生缓存技术产品
- 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研究报告发布 同盾科技跻身百强
- 同盾云图—知识图谱平台技术升级,再获行业认可
- 同盾科技智能风控中台案例荣获2021中国金融创新
- 四次入选“监管沙盒”,同盾科技入围重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 同盾科技李晓林荣膺“中国人工智能202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
- 同盾陈文:发展绿色金融,需建立“碳信任”风险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