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工科” 成新增专业香饽饽
2018-06-26 11:14:30爱云资讯738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法学、机器人工程……今年高校新增的专业中,这些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及其他“新工科”方向相关的专业频频亮相,成为今年高校新增专业的“大红人”。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成广东高校新增专业高频词
三年前,国务院曾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明确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全国高校新增的2000多个本科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大增,有约250所高校备案。
在广东,该专业也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新专业。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 、汕头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等十多所高校,都新增了这一专业。
“新工科”专业增量增人数
今年,广东各大高校在“新工科”布局上也下了大功夫,不少高校上调了学校“理工科”的比例,不少新增量都放在了“新工科”专业。
例如,中大今年新增了航天航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以及海洋工程与技术等3个专业。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重点布局“新工科”和医科,服务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航空航天学院就是该校区新建工科院系之一。
华工今年在“新工科”招生方面,也进行了专业优化。该校的机械电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药、能源化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专业均为新工科相关专业。
暨南大学也为积极贯彻“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今年招30人。记者了解到,今年暨大就扩招了240人,主要都是分布在理工科。
广州大学也着力加强“新工科”建设,在加强对原有理工科类专业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加大“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等专业建设力度。并持续扩大理工科专业招生人数,今年理工类专业比重、理工类专业招生人数比例均已超过50%。
放眼全国,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教育部2018年认定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约有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
相关文章
- 从辅助到共生:大数据和AI驱动特需儿童康复的范式变革
- 数位大数据旗下“上上参谋”数据驱动智慧商业经营
- 行业标杆!博大数据前海智算中心荣膺“年度数据中心实施样板项目”大奖
- 杭州再迎金融大数据AI盛会:中聚集团企服+AI创新实践成果引热议
- 博大数据受邀出席菲律宾云与数据中心峰会 擘画国际拓展新蓝图
- 高途大学生高分盛典:大数据和AI的赋能,新品发布!
-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能源大数据应用领域新增赛题发布
- 加和科技受邀出席中国信通院“卓信大数据计划”2025年度会议
- 博大数据CEO张永健现身菲律宾马卡蒂大学,人工智能应用讲座点燃学子创新火花
- 突破百亿!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线上平台交易额创新高
- 湖北移动春节大数据:省外1408.3万人次在“鄂”欢喜过大年
- 酷克数据荣膺多项行业大奖,引领大数据与计算产业创新发展
- 博大数据亮相GOES游戏运维精英社年会盛典,融合算力赋能游戏创新发展
- 同创共赢,携手未来:博大数据荣膺京东云“最具价值伙伴”,深耕合作共谱新篇
- 成长力与领导力并进,博大数据双奖加冕再出发
- 云知声 Atlas 超算平台入选《分布式统一大数据虚拟文件系统Alluxio原理、技术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