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张涌:建设边缘云最大的挑战是商业模式
2018-06-19 14:25:30爱云资讯1253
“2018中国联通边缘云生态合作伙伴大会”本月13至14日在京召开。本次大会有点特别:参与的厂商十分广泛,来自互联网公司、软件开发商的展商和观众更是占据大头,可见联通边缘云“生态”初具雏形。据C114在会上了解,联通在边缘云领域的合作伙伴已超过100家。
中国联通网研院院长张涌在会上指出,边缘云不仅是一个技术突破,更重要的是整个产业和应用的突破。在边缘机房的设备部署、节点调度等方面,厂商已有一些解决方案;如何真正形成好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还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推进。
试点初见成效
MEC边缘云是网络重构的具体表现,是5G走向商用的重要一环。边缘云需要建设大量节点,对运营商来说,边缘云也是实现闲置DC资源改造、变现的良机,是运营商与OTT加深合作的一个新窗口。
中国联通此前已经制定了CUBE-Net 2.0的全云化网络架构,2016年、2017年在边缘云领域做了大量技术研究、标准化制定及业务示范等探索。2018年初,中国联通宣布启动15省市大规模试点工作,探索MEC边缘云商业场景,目前来看已经初见成效。
试点的业务场景多种多样。张涌对C114等媒体介绍,中国联通在天津和浙江部署的边缘vCDN,重点解决中国联通“腾讯王卡”、“蚂蚁王卡”等互联网卡带来的流量激增问题,将vCDN节点分布式部署在MEC边缘节点中,降低集中节点的处理负荷和端到端时延,提升用户体验,增加客户粘性。
在两大小龙虾养殖省份湖北和江苏,中国联通将智能安防应用于智慧水产养殖中,通过在边缘云进行视频的预处理,大大节省了传输负荷。
此外,在广东、辽宁、河南等省打造边缘云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在重庆、北京等地打造边缘云车联网示范应用。中国联通作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合作伙伴,将联合英特尔、阿里、腾讯等已开启基于5G边缘云的“智慧场馆”试点建设。试点业务内容涵盖了安保、360度VR直播、虚拟圣火等。
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Cube-Edge边缘业务平台,联合英特尔、卓远高科等在Linux Foundation和Openstack社区分别成立Akraino和StarlingX项目。基于该平台,中国联通在天津部署了全国最大的Edge-Cloud测试床,由10余台基于X86架构的通用服务器构成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池组成。
商业模式挑战
毫无疑问,边缘云在技术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攻关和完善。应用侧的推动力无疑十分重要,同时如何能够真正应用起来,也是中国联通关心的问题。“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发挥产业合作伙伴的各自优势,实现共赢,这也是联通举办这次大会的初衷。”张涌说。
张涌表示,通过和腾讯、阿里等合作伙伴交流,MEC边缘云在技术上正在积极适应需求,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从目前进展来看,不存在根本性问题。但是,坦率的说,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让运营商和内容商从中获益。
目前已有的应用,重点是视频分发,视频清晰度越来越高,以及VR/AR等应用出现,对于视频分发的带宽要求越来越大,内容商面临很大压力。基于边缘的内容分发能够满足需求,并大大降低内容商带宽的成本。作为一个创新服务,运营商还需要和内容商探讨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并就具体的应用场景持续开展合作试点。
“对于内容商来说,原来面对的CDN网络节点一般最多100个,现在边缘计算网络是1万个以上的节点,直接对接内容商是没法接受的。我们必须通过虚拟化技术,虚拟成1个或者多个节点,把100个边缘机房的1000台服务器,虚拟成在一个机房内的1000台服务器。但不是所有传统的CDN应用都适合放在边缘,这里面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需要试验。”
此外,张涌认为,边缘云未来的杀手级应用应该是工业、自动驾驶场景。这些场景对时延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必须在边缘处理。因此,技术还需要持续进步,离规模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联通网研院转型
作为中国联通的网络技术研究单位,中国联通网研院在网络架构设计、边缘云建设中贡献良多。在集团混改的大背景下,中国联通网研院也持续转型,以更加适应当前网络技术研究开源共享的大趋势。
张涌介绍,中国联通网研院正向两个方向转型,一是面向应用,二是开放合作。面向应用,以今天的会议为例,参与的厂商包括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贝尔等通信设备商,更有英特尔、亚信、赛特斯、海康威视等软件公司、应用合作伙伴。中国联通网研院要研究应用,应用和网络也一定是结合的。
在开放合作方面,中国联通网研院早已认识到运营商不能包打天下,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基础网络部分是运营商的,端到端包括手机、微信、游戏等都不是运营商的,因此合作非常重要。本次会上发布的Cube-Edge平台,就是中国联通与英特尔联合开发。中国联通边缘云创新实验室也正式揭牌。
展望下半年的工作,张涌介绍,非常希望能在商业模式上看到突破,并在视频分发、工业边缘云等场景推动进一步的技术成熟,满足应用的需要。“如果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边缘云建设推进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相关文章
- 联通数科“同舟AI+”:加速大模型落地应用
- 联通软研院携手海量数据库的自主创新实践
- 中兴通讯qNCR解决方案助力河北联通实现弱覆盖场景网络信号升格
- 具身智能来袭!“联通格物®”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 F5G-A万兆光网商用加速,海南联通助力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新闻中心完成万兆商用试点落地
- 荆州联通万兆网络发布会圆满举行,智慧荆州加速起航
- 联通文创 聚智绘新篇 ——文创沙龙于安徽博物院圆满成功
- 拥抱智能 向新前行 中国联通2024年全年净利润206.1亿元,同比提升10.1%
- 华为携手中国联通与格力荣获MWC25两项大奖
- 省内首个!青海联通率先完成重点场景万兆光网布局
-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合发布《共享网络智慧共治白皮书》
- 中国联通携手格力、华为荣获GSMA GLOMO“最佳专用网络解决方案奖”和“最佳移动互联经济创新奖”
- 回顾MWC25 | 联通创新绽放巴塞罗那
- 中国联通、云洹网联与中兴通讯荣获 GSMA GLOMO“最佳移动智慧城市创新奖“
- MWC2025 |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联合发布5G-A共建共享创新成果
- MWC 2025 | 聚智·融合·创新 中国联通携数智创新成果亮相MWC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