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机器人问世 灵动科技在AMR领域的坚持与创新
2020-09-09 16:44:16爱云资讯683
相较AGV,V-AMR机器人的优势显而易见,在业务流程、仓库改造、部署周期等方面尤为突出。近日,灵动科技召开Max新品发布会暨渠道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会上发布新获CE认证的ForwardX Max600,并挟愈发成熟的Max200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开启全国渠道招商模式。
时至今日,灵动科技成立四年多了,走过研发+POC阶段,走过深剖细分场景特性+实践应用阶段,走进“黑科技”+企业服务阶段。这一路走来,灵动科技坚持提高技术产品壁垒的同时,在企业服务能力方面也在持续创新,拥有了像顺丰-DHL、伊藤忠、TCL这样的十家财富500强“灯塔客户”。
坚持提高技术产品壁垒—第四代移动机器人灵动科技Max600问世
作为第四代移动机器人的新旗舰——灵动科技Max600最高负重600公斤,99.9%安全性、无故障率运行、360度低矮避障,2年回本、4小时快速部署、1小时培训上手,既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产线物料、尾料、成品运载,又可无缝衔接物流业的仓储搬运,多场景复用,柔性智能,稳定可靠。
V-AMR之前的三代移动机器人依次是:磁条及导轨AGV、二维码AGV、激光AGV(亦有人混淆概念称之为“激光AMR”)。
第三代激光AGV与第四代V-AMR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使用的激光雷达成本高昂,但应对环境变化能力有限,安全性弱,更适合2C场景,对地面平整要求度高。
以Flex200服务的全球TOP3快时尚巨头为例,灵动科技既改变其原有人工纸单拣选操作流程,也优化了其拣选工人的无效走动,并进而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持续优化算法调度策略,持续改进人机协同、流程优化,最终达成人工成本下降50%以上、UPH(units per hour,每小时产能)上升2~3倍。
企业服务能力持续创新—Max200首推RaaS
与Max600“霜刃正在试”不同,灵动科技Max200自2019年3季度商用落地以来,已获多家行业财富500强头部企业一期项目验收通过,并进入多项二期、三期项目复制。
Max200服务的TCL 5G智慧工厂,针对TCL惠州机芯厂生产部SMT车间痛点,灵动科技与华为、中移动等协作,不仅快速推出全球首台5G版V-AMR,还在该工厂车间实现了高效人车混流、自动避障、跨楼层自动驾驶,从生产计划下达——原料齐套和拣选——原料上线——成品下线——成品智能仓管——成品智能配送下车间,形成“一键运料”全流程闭环管理,产线降本增效30%以上。
“灵动在国内正式宣布了Max200的RaaS(Robot as a Service,机器人即服务) 模式。”灵动科技创始人兼CEO齐欧说,这不仅是因为Max200愈发稳定的优异性能、高ROI(投入产出比),更是因为灵动科技开发了包含流程引擎、任务中心和智能排产功能的业务中台系统,以及面向交付的包含部署工具、二次开发等模块的交付平台系统。
基于这两大系统,Max200解决方案可支持边拣边分、先拣后分、整单拣选、智能组单、动态分区、定时任务、即时任务等多种物流、制造、零售作业模式,实现80%的功能复用,仅需20%甚至更少的定制开发。
也是在上述体系支撑下,灵动科技官宣了全国渠道招商,并推出Max200 RaaS模式。
在RaaS模式下,中小客户不必再像传统模式那样支出大量资金用于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的购买,而只需投入较少的租赁服务费用,即可体验并享受ForwardX MaxTM200的高产出、高柔性、高智能。
“灯塔客户、体系支撑、RaaS模式,是灵动为渠道商签约准备的三重‘大礼包’,也是灵动能够和渠道加盟商共创未来、共同发展的基线;而在5G新基建的大趋势下,灵动科技也有备而来。”齐欧说。
对此,灵动科技首批签约渠道商感同身受。在他们看来,灵动科技的领先技术、服务体系、模式设计、落地示范,正是渠道商在5G“新基建”领域业务拓展的关键,灵动堪称当下“新基建”领域最靠谱的选择。
“自组队、自协同、自适应环境、类人感知、可完成70%场景的类人工作、用同一系列产品服务制造、物流等多个场景,灵动V-AMR的技术架构能力,通过‘软件定义机器人’的产品研发实力,既着眼长远,又具备当下最佳的技术和商业回报平衡点,灵动在该领域已初步进入‘无人区’。”知名投资人、钟鼎资本合伙人汤涛说。
AMR行业、大环境向好 未来可期
凭借改进产品自主交付、简便的设置和维护等特性,AMR在诸多的细分场景中落地应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很好的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种种迹象表明,AMR领域正值青年时期,无论是技术还是生态,都在飞速成长变化中,未来可期。
齐欧表示,在发展的过程中客户的使用体验一定是在首位,系统设计的方便性是影响人的效率关键因素,进而也是决定机器人企业能否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AMR产品设计中要投入很大精力。得益于十五年前在SAP的研发经历,灵动科技的所有产品在按钮摆放、交互流程、屏幕角度,反馈声音,以及安全相关等细节上都有所考虑,再加上中国的制造业环境,允许以季度做硬件的小迭代,月度做软件的迭代,所以在操作友好性方面,做到了行业前列。
汤涛也表示,中国本土企业在拥抱高科技产品与新解决方案上的开放度较高,愿意配合机器人企业,一起打磨产品,这是为整个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反之,欧美企业有着比较严格的内部流程,同时所处的经济环境、产业成本结构、销售等都相对平稳,故去改变的意愿相对较弱,整个行业的格局比较定死。
相关文章
- 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盛大举办,芯明受邀参加
- 九科信息入选“金燧石奖”2025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企业TOP20
- 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丨虚拟动点破解具身智能“数据”难题
- 山东省机器人大会盛大启幕 华为引领智能科技新征
- 萤石云视觉商用清洁机器人BS1:多场景落地,开启智能清洁新时代
- 全球首例丨“中国制造”助力儿外微创再突破,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成功完成单孔手术机器人儿童Ladd手术
- 售价39900元 松延动力人形智能机器人N2先人一步上线京东
- 深谋科技人形机器人美猴王斩获2025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
- MOVA P60 Pro预售正式开启,重新定义高端扫地机器人新标杆
- 移远通信智能模组助力东成“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闪耀欧美市场
- LeadeRobot具身智能应用标杆:柔韧自动充电机器人加速智能化出行体验闭环
- 万马股份:全年营收超170亿 线缆已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 智慧水务新突破:四足机器人与威派格河图AI融合技术首次亮相
- 亦庄马拉松机器人成全场焦点 来京东搜“机器人马拉松”可下单现货
- 极智嘉四度荣膺RBR50全球机器人创新奖,推动仓储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