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若想超车,必须攻克3大难题,还要解决1个短板
2020-08-17 09:01:34爱云资讯615
自从华为芯片被禁以来,关于芯片国产化的热度便一直居高不下。如今,中美之间摩擦不断,实现国产芯片安全可控更是被提上了日程。不过,芯片作为高精尖产业,从设计、制造到封测需要克服种种难题,想要突破海外企业的垄断,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当前,国产芯片想要实现弯道超车,需要克服3大难题与1个短板。
首先,材料是第一大难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芯片制造也是如此。据了解,全球半导体制造市场主要有硅片、电子气体、光掩膜等几大材料构成,其中,硅片的占比最重。但是,硅材料提取难度极高,对纯度的要求超过99.999999999%,因此该领域一直以来被海外企业把控。
而同样十分重要的光刻胶市场,则被日本企业占据72%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生产的光刻胶多应用于低端产品,高端光刻胶一时难以突破。芯片生产材料同为高精尖行业,想要摆脱海外的垄断十分不易。
其次,生产设备的缺失为第二大难题。其中,光刻机作为工业文明的明珠,集结全球科技的精华,技术门槛相当高。目前,能实现5nm、3nm等高精度工艺制程的EUV光刻机仅有ASML能够实现,就算是老牌光刻机巨头尼康、佳能也无能为力。此外,离子注入、沉淀等机器制造难度也是不小。
再次,技术上的不足是第三大难题。目前,芯片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大多被掌握在西方国家之中,其已经形成了难以攻破的技术壁垒。国产芯片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否则我国芯片行业便会一直受制于人。
最后,则是我国需要克服的一大短板,那便是人才的缺失,尤其是工程类人才。这是由于我国芯片产业薪资相对较低、人才培养周期长且难度大等等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相较于互联网企业,芯片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才1万多一点,许多人自然更愿意去更赚钱的互联网行业。
而且,目前我国人才引进的评价体系使得学术型人才居多,但想要推动国产芯片发展同样需要工程类人才。因此,归国的芯片人才更愿意创业,若是能将这些力量集结起来,那国产芯片发展必然将更快。对于芯片行业的人才缺失,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中科融合CEO王旭光都有提及。
相关文章
- 劳特巴赫TRACE32®已支持芯驰旗舰智控MCU芯片 E3650
- 驰芯半导体:借顶尖技术突破关税阻碍,强势发力全球UWB芯片业务
- 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智能融合仪表芯片方案 助力两轮车智能化升级
- 边缘AI芯片架构的思考:为何可扩展GPU架构值得关注
- 构建自主芯生态 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车规多核MCU芯片AC7870正式发布
- 中国芯力量!岸达科技新品4D成像雷达芯片发布,助力自动驾驶产业升级
- 鸿石智能分享混合堆叠关键技术,推动MicroLED微显示光芯片彩色化进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驰芯半导体UWB芯片:重构智能汽车安全生态,领航百亿级车载市场
- 从底层芯片到玩法创新,联发科携手行业伙伴重塑游戏体验新格局
- 从测试到芯片全链条覆盖,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解码储能技术盛宴
- AI芯片巨头争夺战升温,高通/微美全息争相加码竞逐AI高能效算力突围赛
- 国内首台视觉AI教学闭环教具落地,云天励飞助力芯片后备力量崛起
- 炬芯科技端侧AI音频芯片ATS323X荣获”2025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 智能化平权浪潮下,芯驰科技解码国产车规芯片突围之路
- 英特尔先进封装:助力AI芯片高效集成的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