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视频智能标注,眼控科技AI赋能执法记录仪
2020-08-03 11:45:29爱云资讯1060
据有关规定,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保存期限应不少于六个月,并且对于刑事案件、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群体性案件、阻挠执法等现场的执法视音频资料,当永久保存。但在实际应用中,执法记录仪数量多,视频数据量大,且由于是穿戴设备,记录仪视频中画面抖动,从而导致视频数据的标注、分析以及管理难度大大提高,如何实现视频数据的自动分析与整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算法嵌套,视频数据层层解析
近年来AI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视频/图像处理领域,目标识别、场景分割、文字识别、关键点检测等AI算法层出不穷,不断提高图像结构化分析能力以及处理速度。眼控科技利用这些AI图像算法,实现了对执法视频数据的自动标注,大大减轻人工标注的压力,有效提高了视频数据分析的效率。
执法记录仪中场景复杂度很高,很难使用一个算法模型直接对整体视频数据进行分析、标注。眼控科技算法工程师们通过不同的算法模型组合,对记录仪中的视频数据进行层层解析,最终实现自动标注。例如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多目标追踪技术,实现人脸追踪,锁定目标人群;利用视频行为分析技术,可识别诸如行人跌倒、暴力抗法、酒驾测试等人体动作信息;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可提取语音信息,监督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再加上记录仪GPS信息、视频的时间信息等其他要素,可实现对执法记录仪视频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剔除无效视频数据,保存有效执法视频数据,并给予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等标签,方便后续视频的检索与管理。
将AI技术应用于执法数据的分析,对执法过程关键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实现执法数据的自动标注,不仅减轻执法视频数据管理的压力,更有助于规范执法,加强执法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与执法安全水平。
智能技术赋能行业发展
当前执法记录仪种类繁多,但大多仍停留在“记录”的阶段,而目前的数字成像技术在应对执法需求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将来的执法记录仪将不会再以成像清晰度等指标性的技术来衡量,更多的是对智能化的追求,以实现对大量高清视频内容的智能分析。
眼控科技在AI算法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在视频/图像处理方面有着成熟的行业经验,始终以专业创新的态度赋能执法设备,为现代精良智能执法装备提供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创新向前发展。
相关文章
-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眼控科技同探人工智能新发展
-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召开,眼控科技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 CMHE 2021 眼控科技荣获“智慧航空气象优秀解决方案奖”
- 眼控科技入选2021爱分析产业数字化厂商全景报告
- 眼控科技“宁波城市大脑用户画像”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甬城举行
- 数以智用,眼控科技让视频数据价值深度挖掘再上台阶
- 眼控科技出席“上海市科委人工智能项目交流会”并发表最新技术研究成果
- 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一届二次会员大会召开,眼控科技荣膺年度科技创新企业奖
- 同心同行,共向未来 | 眼控科技2020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圆满举行
- 中国民航未来机场建设高峰论坛在杭举办 眼控科技获“民航最佳合作伙伴”称号
- 领跑新经济破局,人工智能企业眼控科技首当其冲
- 眼控科技与华录易云达成战略合作
- AI+气象技术,眼控科技赋能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
- 人工智能被列入十四五规划,眼控科技抢占行业先发优势
- 共商行业发展,眼控科技应邀出席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年会
- 眼控科技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航空行业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