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人工智能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018-06-12 09:58:25爱云资讯1369
6月11日讯 今天,麦可思研究院在京发布《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9%,与上一年基本持平。2017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91.6%)。人工智能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机遇。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增加,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报告由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撰写,调查数据基于麦可思对2017届大学毕业生(全国样本约30.6万)毕业半年后以及2014届大学毕业生(全国样本约8.2万)毕业3年后的跟踪评价。
报告显示,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93.5%)。2017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3.5%)。此外,在制造业、金融业、零售商业就业从事互联网开发及数据处理的职业比例上升较快,从2013届的6.3%、4.8%、5.4%,上升到了2017届的10.6%、10.5%和15.7%。
“要注意到,随着智能技术在制造、金融、零售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人工智能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更多机遇。”麦可思专家马妍分析,随着产业升级,各行业中与信息、人工智能相关的岗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
报告还显示,随着城市“抢人大战”打得火热,近5年北上广深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在下降,天津、杭州、苏州、南京、武汉等城市吸引力逐渐上升,就业满意度也在提高。
马妍介绍,从近5年数据来看,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8.2%下降到2017届的22.3%。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毕业半年后曾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在3年后离开的比例也从2012届的13.7%上升到了2014届的21.7%。北上广深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在减弱。
此外,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中约有21.3万人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比例略有下降,占比约为2.9%(2016届为3%)。其中本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产业(22.7%),高职高专毕业生集中在零售商业(12.3%)。
相关文章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
- 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现已可用,加速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创新
- 微软计划独立开发人工智能模型以减少对OpenAI的依赖
- Arm发布《人工智能就绪指数报告》,定义全球AI实施新基准
- 科大讯飞助力打造安徽检察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 Meta发布两款Llama 4人工智能模型
- 人工智能为社会实践注入新活力,开启教育评价新变革
- AI+教育,浩鲸科技参加2025高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发展论坛
- 艾氪智能创始人荣任主席,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人工智能委员会在港成立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变革与产业升级
- 科大讯飞获得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岩思类脑出席张江人工智能专场活动,赋能“科艺融合”新生态
- 普惠算力驱动 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赋能千行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