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定位、远程诊断,硬核科技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3-01 08:29:34爱云资讯872
疫情之下,快速且精准的CT诊断影像学结果,是初期筛查、持续追踪患者病情发展、判断是否达到痊愈出院标准的重要依据。
2月4日拍摄的正在加紧改造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武汉方舱医院多为体育馆、学校、展馆等临时性场地,无法提供CT设备所需的专业扫描屏蔽间。临时建设屏蔽间需要一个月以上,但方舱医院平均收治人数近千人,如何让CT与非医用场地快速适配,并在扫描时避免交叉感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针对方舱医院特殊的应急环境,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定制化打造了方舱CT“应急放射科”。
联影CT事业部副总裁胡玮告诉记者,方舱CT是一种“箱体式”设计的CT扫描间,采用类似集装箱的快速拆装设计,并提供更为宽大的扫描和操作空间,到了疫区经过短暂安装就可以使用。防水、隔热、四季恒温的设置,让它能够在极限环境下应对自如。经过研发,该项目于2月4日投入生产,目前已在江汉方舱医院率先启用,运营首日即完成近两百例患者扫描。
除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洪山体育馆、汉阳国际博览中心、塔子湖体育中心等方舱CT也完成安装并陆续投入使用,其余方舱CT正在紧急发货安装中。
值得一提的是,方舱CT“应急放射科”内的CT特别搭载了联影独创的“天眼AI平台”。现在该平台,医生无需患者脱下口罩,即可智能识别人脸及全身位置信息,通过隔室操作,基于平台实现智能定位,感染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此外,为解决临时场地无法开展影像诊断的难题,目前江汉方舱医院的方舱CT已通过5G网络,直接接入武汉协和医院。与传统网络相比,影像传输速率提升4倍,只需江汉方舱医院医生在现场扫描影像,协和医院放射科医生就可为患者进行远程阅片诊断。
据了解,疫情爆发后的第一时间,联影携手股东共计捐赠价值1.1亿元的医学影像设备、服务及防护物资,并向武汉、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地发出300多台抗疫急需的CT和DR设备。其中在火神山医院,联影的3台高端CT、也是该院仅有的3台大型医疗设备已完成调试并交付。
除了影像设备,目前联影通过云技术,将远程诊断平台已部署在雷神山医院等武汉多个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云端实现医院间信息互联互通,还实现了上级医院为下级医院的远程诊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第七医院影像云平台”运行至今已完成将近4000例远程诊断。
此外,联影还针对疫情,利用AI技术,在第一时间研发了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
该系统利用高敏感性的检测算法,能检测到微小的、不明显的疑似病灶,助力医生对疑似病例进行有效筛查、甄别。不仅如此,针对确诊病患,系统能够进行分级评估,获得“新冠肺炎严重指数”,进而结合临床指征,按危重程度对病人进行分诊,从而给出更明确的分流指引,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系统已经在武汉火神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多家医院上线并投入运营,预计在武汉的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多家医院也将逐步上线。
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涉及数百种零部件,其中不乏进口的零部件,一旦断货则影响整体装配进度,甚至会导致部分产品线停产。
根据上海市经信委通知要求,自1月30日起,联影陆续复工、复产。令联影SCM供应链副总裁吕云磊特别感动的是,了解企业需求后,上海海关关税部门迅速设立“企业复工绿色通道”;上海海关隶属嘉定海关通过企业联络人制度,全程跟踪货物的组货、订舱及到港情况,开启24小时预约通关等“绿色通道”,让企业“零等待”。
目前,上海海关已对该公司从德国、美国进口的重达数十吨、数百个零部件,实施现场查验、快速放行,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及时雨”。
相关文章
- 从近视防控到舒适用眼,诺瞳奕目为全龄段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 历正科技受邀出席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 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直击!卓翼智能硬核科技,吸睛无数
- 提升企业用工风险防控能力,金柚网「新世代下用工雇事探索」郑州站圆满举办
- 卓翼智能邀您参加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
- 第十四届交博会开幕 海信发布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系统
- 光学专家:非成像光学创新技术,儿童近视防控新护航
- 玩转2023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 四大吸睛亮点揭密
- 防控一体:维谛技术(Vertiv)构筑“系统级”储能安全护城河
- 新冠“乙类乙管”防控工作执行,重症建设再成新热潮
- 中移集成打造社会安全防控新模式
- 智能机器人客服哪家好?竹间智能“科技向善”,助力疫情防控
- 中国移动“千里眼智能门磁”助力南充疫情防控工作
- 中移物联网OneNET“防疫利器”,全方位筑疫情防控屏障
- 360苏打办公启动免费会员活动,助力疫情防控保卫战
- 精准抗疫 四维图新旗下世纪高通疫情时空分析平台助力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