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Light Cloud解决方案为接入网络流量可视化增色
2020-02-27 15:33:03爱云资讯1018
随着光纤接入网的大规模建设,接入的用户和业务越来越多,网络运营和运维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网络流量可视化成为一种基本需求。网络流量可视化对网络规划、网络安全、业务质量分析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在现有运营商网络中,由于接入设备能力的不足,要支持这些功能困难重重。基于此,中兴通讯提出了基于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内置刀片的流量可视化方案,可以较好地满足运营商接入网络流量可视化的需要。
接入网流量可视化关键需求
增强接入网运维手段:接入网是影响用户业务体验质量的关键区和出现网络故障的高发区。据统计,80%的体验质量问题和网络故障出现在接入网。因此,需要增强运维手段。
灵活部署、重点保障:运营商网络面向海量用户,大部分用户接入的是上网业务。大规模、大范围地检测所有用户和所有业务,成本高昂。运营商一般要求对重点区域、重点业务和重点用户进行长期质量检测分析。因此,部署于OLT,可以更好地满足要求。
就近部署,真实有效:像MDI、DPI、IPFIX等检测手段,在接近用户的地方进行部署,能更真实反映用户体验,同时方便故障定位,因此部署于OLT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技术先进,开放可扩展:运营商希望引入行之有效的,源于数据中心和企业网络的先进运维技术,诸如Telemetry技术、sFlow技术和IPFIX技术,甚至业务DPI技术;同时,还希望可以灵活扩展升级运维手段,甚至能够方便加载第三方运维工具。
Light Cloud流量可视化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Light Cloud流量可视化解决方案的系统架构如图1,其中OLT设备中的各种信息采集和输出可以采用内置刀片辅助进行,这样一方面弥补原有OLT设备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按需进行部署。其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OLT的其他单板只需支持流镜像、有限的状态&统计信息上报功能,其他如流分析、统计、格式处理、数据缓存等功能可卸载给内置刀片来处理。采用这种方式,甚至可以支持同机房其他设备的流量数据分析、统计和格式输出功能。

图1. Light Cloud流量可视化解决方案架构

图2. 流量可视化基于OLT内置刀片部署的原理
流量可视化应用场景
基于IPFIX采集和输出,对接第三方流量分析系统
IPFIX是流量采集和输出的工业标准,有丰富的第三方分析软件系统。如下图所示,基于OLT内置刀片,支持流数据采集,且遵循IPFIX协议输出到第三方流量分析系统,方便进行各种网络检测分析和运维工作。

图3. 基于内置刀片支持IPFIX,对接第三方流量分析系统?热点频道MDI长期检测和管理,保证视频体验质量
IPTV已成为运营商的基础业务,针对重点频道,需要长期进行视频传输质量MDI的检测分析,及时发现传输质量的劣化。但MDI指标的实时计算和呈现,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能力,依赖于内置刀片的强大能力,可以长期检测分析几十个频道的MDI,从而保障重点频道的业务体验质量。
面对运营商接入网流量可视化需求,中兴通讯Light Cloud流量可视化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满足快速故障定位的需求,还可以多维度刻画网络流量,保障网络安全,提供业务质量长期检测分析,为网络运营和运维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 中兴通讯:选举方榕女士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
- 广州移动联合中兴通讯成功商用全国首个地铁三载波聚合5G网络
- 中兴通讯qNCR解决方案助力河北联通实现弱覆盖场景网络信号升格
- 中兴通讯5G FWA&MBB市占率四连冠,AI、5G-A新品闪耀MWC2025
- 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发布业界首个基于DeepSeek的核心网实时通信智能体原型
- 中国电信与中兴通讯携手突破!全球首个C+L一体化80x800G WDM现网试点
- 5G-A上行新标杆!上海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完成全国首个上行3CC商用验证,速率突破835Mbps!
- 中兴通讯助力天津大学数字校园案例获“Open Gateway全球应用场景设计开发大赛”二等奖
- 中兴通讯发布新一代5G智能安全帽 打造生产安全新范式
- 中兴通讯携手合作伙伴荣膺三项GSMA全球移动大奖(GLOMO)
- 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发布终端智能体创新生态
-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算力筑基、 AI 启智,共迎数智化新纪元
- 中兴通讯助力共建共享网络5G-A创新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共赴5G-A新征程
- 中国移动阿里云和中兴通讯联合打造的能力开放解决方案荣获GSMA GLOMO “Open Gateway挑战奖”
- 中国联通、云洹网联与中兴通讯荣获 GSMA GLOMO“最佳移动智慧城市创新奖“
- 中兴通讯5G-A极简专网方案荣获2025年GLOMO “GSMA Foundry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