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规模落地尚远,市场处于爆发前夜
2019-11-05 14:09:33爱云资讯1151
2019年是自动驾驶元年?今年随着各地政府陆续颁发智能网联路测牌照,国内掀起了一股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营热潮。 不过由于技术尚未成熟、自动驾驶汽车规模量产还需时日,自动驾驶距离L4、L5级别落地仍有非常长的路程要迈过。
技术成熟度未达预期
2016年12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将自动驾驶项目Waymo独立为子公司,掀开了谷歌自动驾驶项目的神秘面纱。此后,Waymo进展神速,去年12月公司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投入全球首个商业运营的无人出租车服务。在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发布的《2018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中,Waymo的平均脱离行驶里程达1.1万英里,比第二名的Cruise多出整整2倍。
Waymo的崛起刺激了一批自动驾驶企业的涌现,尤其是主机厂和出行公司入场后,自动驾驶行业得到相当多热钱的青睐。
不过,因为技术并未成熟,自动驾驶2020年前后全面落地的市场预期已经落空,资本市场开始进入“冷静期”。
今年9月底,摩根士丹利将Waymo的估值从1750亿美元下调至1050亿美元,下调幅度高达40%。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调低Waymo估值的主要原因,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速度比预期慢,再加上其拼车业务对安全驾驶员的持续需求,预计Waymo的亏损将继续增加。
滴滴自动驾驶企业CEO张博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成功需要四张“牌”:共享出行网络、一流的技术、一流的造车能力和充足的资本支持。以此来看,自动驾驶是个头部资源聚集效应明显的领域。
“滴滴没有造车的基因,但自动驾驶汽车最后还是一辆车。”张博认为,如果每一家车企都投入几十亿美元做自动驾驶技术并不现实,但全行业将资源聚集起来再实现技术上的共享是可行的。
与美国相比,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起步晚,且融资规模较小。例如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企业Cruise,其在过去一年内合计获得72.5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高达190亿美元。而今年国内自动驾驶企业获得的最高融资金额仅为2亿美元,其余融资活动金额普遍在1亿美元以内。
此外,由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成本居高不下,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至今仍然是难题——尽管有部分相对激进的自动驾驶企业提出仅用摄像头实现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如特斯拉),但自动驾驶行业内大部分人仍相信激光雷达等零件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表示,从1984年~2018年,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走过了0~1的阶段,即科研探索期。但直到2025年前,自动驾驶都将处于产品孵化期,完成从1~10的过程,届时预计无人驾驶汽车的规模能达到万辆级别。
李德毅预测,到2028年,中国商用车保有量中,将有10%达到自动驾驶,而2035年才能实现每年生产的新车都是L4级的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在国内已小规模试运营
虽然自动驾驶行业的投融资活动今年有所减少,但在产品落地上却是多点开花。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已有至少7家自动驾驶企业计划推出Robotaxi服务,其中百度、小马智行等已开展试运营。
这得益于国内多地政府对自动驾驶企业技术落地的大力扶持。据新京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北京、广州、上海、长沙、武汉、河北沧州等城市陆续颁发更多的自动驾驶牌照,并扩大自动驾驶路测的范围。
以北京为例,截至今年10月,北京市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255.62公里,开放测试道路共计64条,车辆道路测试安全行驶里程已超过73万公里,已经向12家企业76辆车发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用临时号牌。
而二线城市对自动驾驶企业的热情更高,像百度与中国一汽红旗共同打造的国内首批量产L4级Robotaxi已经在长沙开始试运营工作。为支持自动驾驶企业在当地运营,长沙市政府出台文件明确规定,除了常规自动驾驶测试外,测试车辆还可以进行“载人测试”、“高速测试”。
另外,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在今年9月底向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颁发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这意味着自动驾驶企业不仅可以进行路测,还可以尝试商业化运营。
从地方政府到国家层面,自动驾驶已经得到肯定。在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特别提到,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广泛应用智能高铁、智能道路、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数字管网、智能仓储和分拣系统等新型装备设施,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国内5G商用的元年,随着三大运营商大规模部署5G基站后,5G信号覆盖成熟后将有助于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以“5G+AI”为公司自动驾驶战略的中智行就认为,随着5G的逐渐普及,无人车上的传感器等硬件可以适当精简,运算可以通过云端+边缘的方式进行,无人驾驶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同时性能得以提高。
中智行技术副总裁张振林表示:“如果我们通过5G让车与万物互联,当决定要进行换道的时候,通过5G可以非常精准地知道对方车道有没有车、加速度是多少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规划行驶路径和决策。”
“大家都很关注的自动驾驶,现在新的技术方向应该是车、路要协同发展,不再是单纯把车变成一个像人一样智能地感知周围一切,这样就有了智慧公路或数字化公路的一些要求。无人码头已经投入运营,未来高速公路上无人驾驶的货车投入运营也会很快来临。”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原副司长蔡玉贺表示。
专家观点
今年9月,复星集团旗下的风险投资平台复星锐正资本领投了L4级别自动驾驶企业元戎启行的近5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复星锐正资本联席执行总裁刘思齐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资本寒冬下,无人驾驶企业要控制资金使用的速度,把握好业务拓展的节奏,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一味烧钱,是很难维持业务发展的。
她认为,无人驾驶未来的市场价值很大,因此吸引了大量资本,但这个领域里创业项目的质量也参差不齐。“现在整个资本环境趋冷,也影响到无人驾驶领域的投资,自然也会加速行业的洗牌。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来看,短期的调整是一件好事。”
相关文章
- 大众汽车将通过优步平台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
- 中国芯力量!岸达科技新品4D成像雷达芯片发布,助力自动驾驶产业升级
- 文远知行 Robotaxi 进驻北京核心区,自动驾驶稳定性获高度认可
- 自动驾驶商业化首进北京三环!文远知行开启北京南站Robotaxi商业收费服务
- 西班牙首个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试运营服务,文远知行驶入巴塞罗那市中心
- 曼孚科技荣登创业邦2025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企业TOP1
- 自动驾驶浪潮汹涌,英伟达/微美全息AI大模型赋能加速智能化变革步伐
- 欧洲首个机场自动驾驶商业项目,文远小巴驶入瑞士苏黎世机场
- 唯一上榜L4级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量产ADAS方案入选「2024年度十大智能车技术方案」
- 乾瞻科技全新汽车IP解决方案亮相,助力智能车辆与自动驾驶应用
- 文远小巴驶入广州中心城区,天河段BRT自动驾驶便民线正式开通
- Waymo自动驾驶汽车将要在日本进行国际公路测试
- 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成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切片
- 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荣登《财富》未来50强榜单,彰显自动驾驶长期增长潜力
- 自动驾驶仍充满不确定,“Robotaxi第二股”小马智行能否冲出重围
- 小马智行正式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系年内美股自动驾驶最大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