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保险坚定战略转型 夯实基础志在厚积薄发
2018-04-04 17:08:08和讯阅读量:846
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来临的号角,严监管倒逼保险行业追求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家老牌保险公司,2017年中华保险顺应时代趋势要求,面对商车费改等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成本冲击,面临前堵后追的竞争压力,不忘价值发展初心,不惧业务波动压力,坚持效益优先原则,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中华财险当年实现承保减亏8.65亿元。与此同时,中华保险坚定决心,直面发展沉疴,创新发展模式,全面启动战略转型。以七大战略项目为重点,注入发展新动能,夯实前进基础,推动中华保险这艘巨轮重新起航。
一、历史悠久,中华发展跌宕起伏
中华保险,全称为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保险公司。作为国内第十一家保险集团,2017年中华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93.86亿元,总资产为731.44亿元,净资产为166.45亿元。目前,中华保险主要股东有东方资产、辽宁成大(600739,股吧)、中国中车(601766,股吧)等。下属子公司有中华财险、中华人寿、万联电商、农联中鑫。
财险板块具有一定市场地位,其他业务板块日益壮大。中华财险是中华保险最大子公司,2017年实现原保费收入388.29亿元,位居财险行业第五位。年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300.86%,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中华财险在全国共设有32家分公司,营业网点超过2500个,机构数量在财险业内排名第二,员工队伍达四万人。此外,中华人寿自2016年开业以来,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并已开设了新疆与北京两家分公司。科技两翼万联电商及农联中鑫在集团数据化推进过程中加速成长。中华保险集团化战略布局不断完整,集团化协同作用日益显现。
农险与农村市场一直是中华保险的传统优势与特色。公司源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是全国首批经营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的公司之一,多年稳居农险市场第二位。2017年,公司农险保费收入71.86亿元,同比增长3.58%,市场份额15%,依托5700多个农村服务站和服务点,为全国1999.8万种植户、102.6万养殖户、290.1万林户,共提供了2995亿元风险保障,在中西部市场与“三农”领域具有突出优势。
近年来,中华财险出现发展动力不足迹象,市场地位受到挑战。主要表现为:在商车费改深化、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华财险主要受车险业务增长乏力的影响,保费增速明显落后于行业。2016年,中华财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9%,净利润同比下降78.89%。通过一系列调整应对措施,2017年中华财险业务企稳回升:保费收入增速转负为正,同比增长0.65%;净利润同比增长48.03%,但保费收入增速仍然明显落后于市场。基于此,中华保险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转型。
二、牛刀小试,战略调整初现成效
当机立断,重新扬帆再起航。面对2015年下半年以来落后于行业的经营乏力问题,中华保险股东在深入广泛调研后,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在保持核心团队稳定的同时对中华保险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加强。新班子到位后,坚持问题导向,聘请麦肯锡对中华保险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根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以解决发展困境、重塑建立中华发展新优势为目标,正式确定了《中华保险2020年发展纲要》。《发展纲要》提出,中华保险要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紧跟科技浪潮,致力于打造成“有差异化经营特色,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精细化运营基础,有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价值型领先保险集团,并迅速重启了战略调整和转型之路。
保持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战略转型必然会有阵痛,在严监管态势下,面对前堵后追的竞争压力,面临现有市场地位丢失的风险,保持战略定力对中华保险无疑是极大的挑战。通过笔者半年多的观察,得益于公司主要股东的信任、支持,中华保险集团上下在转型认识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在推动上,由中华保险集团领导班子分别挂帅,聚焦发展沉疴,致力弯道超车,成立了七大战略转型项目组,汇聚全集团精兵强将,推动转型工作的逐级落实、层层深化。为确保各项转型工作的实现,中华保险兼容并蓄,坚持内部选拔与市场化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大胆启用了一批中华内部成长起来的、德才兼备的干部,不拘一格从市场引进了多位业界专才,彰显了中华保险用人的胆识和魄力。
盈利改善,战略转型初见成效。有效的组织推动,强有力的实施督导,部署专业的人干合适的事,中华保险在补欠账的同时,也收获了转型的信心。理赔转型迅速止血,人员“三定”和销售基本法改革提升人力效能,核心系统优化升级改造提高了运营效率,司控渠道建设夯实了客户基础,持续创新投入提升了竞争力。特别是在丢失市场地位的压力下,依然坚持业务结构调整,2017年底高赔付营业货车占比下降至15.4%,带动车险赔付率在行业走高的情况下,同比下降3.65个百分点;在利润压力下,仍然加大电销基础投入,电销签单保费逆势同比增长191%。与此同时,坚持车商渠道拓展,车商渠道全年保费同比增长24.64%。可以说2017年中华保险内外兼修,率先在效益上体现了转型成效,中华保险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45.5%。
三、四“新”齐驱,战略转型大有可期
科技转型,注入渠道建设新活力。近些年来,中华保险对后位追赶者的优势不断缩小,市场普遍认为中华保险电销渠道发展滞后是重要原因。中华保险也认识到了这种差距,坚决加快电销基础投入。并在遵循行业发展规律、遵守外部监管要求的基础上,紧抓科技发展风向,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启动线上线下相融合,全力推动渠道升级。特别在车险渠道建设上重点推进02M转型、电网融合,非车险则加快互联网渠道发展,寻求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共进。从实施效果上来看,截至三月底,O2M转型核心展业工具“共享保”粉丝数量已近50万人,车险电销、移动展业等新渠道业务规模占比超25%。2018年开年以来,前两年发展乏力的车险业务增速在稳步走高。未来,在保险科技方面,公司将打造数字能力中心、互联网保险、销售工具和大数据等四大板块,助力公司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保险赋能,打造可持续发展新生态。背靠东方资产全价值链金融牌照,中华保险具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在银保监管融合的大背景下,这种优势和特色将越发凸显价值。传统保险竞争依托营销和服务能力,但一旦赋予金融属性,则价值创造能力得以提升。中华保险新领导班子深谙银行业务、保险规律和资产管理之道,在新战略方向中,明确提出在最易嫁接其他金融服务的信保业务上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在2018年初正式启动了“信保+”工程,以信保业务为切入点,依托东方资产系统综合金融服务打开汽车全产业链、农村区域、重点企业的市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风险控制难等问题,践行本源回归。
深挖优势,开启农村市场新战略。作为全国农险业务第二大保险公司,中华保险在县域及农村地区网络优势明显,具有5700多个农村服务站和服务点。中央乡村振兴、“三农”发展支持计划提出后,公司响应中央号召,高度重视农村市场,在集团层面设立了“三农”发展指导委员会,并初步提出战略构想,加大农村网点建设。在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依托保险公司保障本源及一线信息优势,推动普惠金融在农村区域的落地。为此,中华财险加快了大农村战略的实施,不仅通过事业部改革修炼内功,夯实农险发展的组织、人才及业务基础;更是全面统筹,升级农村市场打法:改事业部单兵作战为集团涉农经营主体协同作战,改前端单一保险推销为全流程综合金融服务、风险控制、产业链发展支持,改营销获利为培育新增价值共享分成盈利。
内外兼修,创造协同作战新模式。作为东方资产发展的重要板块,中华保险在东方资产协同战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中车、辽宁成大、富邦保险等股东,以及大连银行、东兴证券、大业信托等兄弟公司也为中华保险协同发展带来了强大支撑。中华保险将协同作为集团战略优势的重要一支,明确提出了做好“大小”两个集团圈的协同发展:“大”是东方集团(600811,股吧)圈的综合金融协同发展,及中华保险股东及关联方的战略客户开拓;“小”是中华保险闭环内的交叉销售、投保联动以及综合保险服务。在清晰战略重点的引领下,中华保险协同业务发展持续快速,2017年协同业务创造价值同比增长近40%,2018年1-2月同比增长近150%。
正如中华保险某位高管所言,“质疑不怕、落后不怕,自信不丢,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中华就有希望”。在务实、专业、包容、坚毅、果敢的新领导班子带领下,中华保险正孕育着一场由内而外、润物无声的蜕变。自我剖析、直面问题的变革勇气,思路清晰、打法新颖的战略方向,不计一时得失、打持久战的战略定力,求真务实、步步为营的战略推进,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人才机制,都为中华保险的再次崛起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基因再造、文化洗礼、战略转型的成功都需要时间积淀,质变都需要日积跬步的量累。如今小试牛刀已初见成效,中华保险各条线、各机构在发展纲要的引导下都已经开动起来,相信中华保险这艘巨轮必将重新提速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