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科普5G辐射问题:我国5G基站电磁辐射在安全范围内
2019-08-16 14:49:21爱云资讯1194
8月15日消息 在今日召开的“5G网络创新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称我国的居民对基站电磁辐射很关注,更有人认为5G基站更多、频率更高,担心电磁辐射更严重,这导致5G移动通信基站部署面临选址困难的问题。
“我国的5G的电磁辐射在安全范围内,国内部分居民担心基站辐射过大,可能是因为养生节目看多了。实际上,5G基站每个发射功率更低,不会有5G基站比4G基站更不安全的问题。”邬贺铨指出。
据介绍,中国于2014年出台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了通信基站所产生的一天24小时任意连续6分钟的平均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2V/m,即平均功率密度为0.4W/m2或40 μW/cm2。
测试表明,发射功率为20W的大功率基站,其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是0.6μW/cm²,远低于40μW/cm²的国家标准。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要求(2-10W/m2),IEEE的要求是2-20W/m2,美国标准是600μW/cm2。
邬贺铨称,相比4G、5G的基站更密,但是每个基站发射功率更低,而且因频率高,传播损耗更大,而对靠近基站的终端,基站会自适应降低发射功率。
相关文章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无线接入网将是AAU+DU+CU+云的架构
- 邬贺铨:大模型提供方要与垂直行业合作开发行业大模型
-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连接数的增长将逐渐从公众用户转向各类专网
- 邬贺铨院士:互联网需要回归初心,将网络功能尽可能放到数据面实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IPv6尚未打动ICP 家庭用户对IPv6价值无感
- 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 邬贺铨:5G将成为实现新的产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 邬贺铨:5G需要补生态短板 6G要注重行业协同创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能力未完全展现5.5G或是破局关键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2022年9月中国建成5G基站数占全球60%
- 2022新智者大会|邬贺铨:AI聚能 数字设施赋能数字转型
- 邬贺铨:IPv6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 邬贺铨:低频段挖潜仍是6G研究的着力点
- 邬贺铨:Al在6G应用的落脚点应放在信道处理而非信源处理
- 邬贺铨:开发5G to B特色 构建企业网新格局
- 邬贺铨:6G研究还需新思路,6GANA联合各方形成研究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