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谈5G芯片:增强上行覆盖是我们的优势
2019-07-19 18:33:25爱云资讯1530
7月19日,芯片设计厂商联发科在一场5G沙龙技术上表示,联发科的5G芯片技术不输于任何竞争对手,甚至有些是超越的。
5G初期,网络覆盖并不稳定,对于运营商而言,如何让用户感受平滑的网络服务是关键问题。为此联发科在5G芯片设计上额外开发了上行数据增强技术。
无线网络覆盖的短板在上行。基站功率可达200W,基站向手机发送信号时,下行覆盖距离不用担心。但手机的发射功率只有0.2W,手机向基站发射信号时,上行覆盖距离有限。5G网络用的高频段,频段越高,覆盖越窄。
据联发科通信系统设计部门资深经理傅宜康博士介绍,UL上行控制信道预编码技术将带来30%-60%上行覆盖提升。“这项技术我们已经集成到第一代5G芯片里,对于5G初期网络的优化将提升用户的5G体验。”
简而言之,就是上行频谱共享。比如手机距离基站比较近,完全是有多余的功率去发射信号的,这个时候不存在上行覆盖受限的问题。可以让手机采用高频下行高频上行,从而让手机得到一个较高的速率。但如果手机来到了边缘区域,会出现覆盖瓶颈问题。这种情况下让手机上行切换到低频段上去发信号,但是下行依旧在高频上收信号。
此外,5G高速率下终端的功耗远大于4G,如何让终端低功耗、减少发热也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3GPP标在R15引入了BWP概念,即带宽分段的节电方案,就是希望动态调整终端带宽,在保持传输性能同时最大化节电的效果,让终端的电池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联发科技作为3GPP中BWP一个重要的贡献者,目前联发科的芯片对BWP已完全能够支持,同时联发科也持续在跟3GPP其他成员公司共同推进R16的一些新的省电方向。”傅宜康说。
据了解,联发科最新5G SOC单芯片采用了7纳米制程,高性能低功耗率先采用了A77和G77,搭配最新的APU3.0,搭载M70 modem,前面提到的上行覆盖和低功耗方案已经内置其中。
据悉,这款SOC今年Q3向主要客户送样,首批搭载5G SOC的终端将于明年一季度上市。相关文章
- 从底层芯片到玩法创新,联发科携手行业伙伴重塑游戏体验新格局
- 联发科与Google 强强联手,为全球安卓用户共同打造最佳游戏体验
- 炸裂!移动游戏新赛道开启,联发科以 AI 为驱动,全面升级游戏体验
- 联发科为开发者打造的调试“上帝视角”, Dimensity Profiler 工具来了
- 联发科发布天玑AI开发套件2.0,更全面、开放、强大的端侧AI解决方案
- 联发科召开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让AI体验从新奇到好用
- 2025 AI 行业风向标,联发科 MDDC 2025官宣召开
- 联发科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将于4月11日召开,报名通道开启!
- 5G-A上行新标杆!上海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完成全国首个上行3CC商用验证,速率突破835Mbps!
- 联发科技携手Cocos:推动端侧生成式 AI,为游戏开发注入新动力
- 端侧生成式AI赋能游戏开发,联发科技携手Cocos解锁AI无限潜能
- 联发科与NVIDIA合作 为NVIDIA 个人AI超级计算机设计NVIDIA GB10超级芯片
- 联发科携手意腾科技,于CES 2025展出多元AI语音方案
- 《英雄联盟手游》携手联发科合作实现支持天玑星速引擎,高帧稳帧体验劲爽!
- 性能猛、功耗低!联发科天玑 8400全大核CPU全面领先同级
- 联发科普及端侧AI体验!天玑 8400 AI 性能“打穿”同级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