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邪交织 我们要物尽其用合理使用

2018-05-17 06:30:09爱云资讯易云1155

1996年,IBM公司的“深蓝”计算机对战世界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深蓝胜,人工智能由此入了世人的眼。时间快进到21世纪,机器似乎已经太过“智能”,某些方面几乎要超越人类的理解。面对AI的崛起,许多人开始忧虑和不安……

今年的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将“推动人工智能(AI)的正当使用,造福全人类”作为主题,意在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AI技术的的关注,加强人类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的重视,加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实现。

近年来,大数据、机器学习、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以及云计算等各相关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蓬勃兴起,在卫生保健、教育、金融、农业、交通等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成为用以改善人们生活的积极工具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工智能的颠覆性革命成果正快速、全面的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购物平台会根据你的消费习惯进行精准推送,店家会利用AI技术帮助消费者做购买决策,娱乐平台会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特征,然后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在“智能”面前,我们似乎变成了隐形人。而背后,却是大数据驱动下的人工智能在不断对你进行分析。

让机器拥有思维,并以此“指导”或潜移默化影响你的行为,可不可怕?

与过去一样,如今我们又开始陷入一场新的技术变革浪潮带来的恐慌中。我们担心人工智能会“出卖”自己的一切,担心机器人会让我们失业,担心人工智能会主宰我们的生活。诚然,在某些时候,机器人似乎抢了人类的风头。就拿Google的Lens应用场景来说,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不知道该去哪家餐馆,可以打开Lens对着随便一家餐馆扫描,它能找到对应的餐馆资料显示给你看,包括点名、菜式、评分、打烊时间等等。同时,Google进一步将Lens与地图产品结合,能够把地图的导航变成增强现实版本。比如,当你走出地铁站想要去某个地方时,打开Google Lens,就会出现一个虚拟的箭头,直接出现在真实世界中。如此看来,人工智能有时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抢了人类的饭碗,因为它让很多人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

但其实,我们所担心的,大部分都是杞人忧天。

回想20世纪80时代,人们深陷电脑恐惧症之中,日日忧心冷冰冰的计算机会取代自己在社会的位置,忧虑于被屏幕后面的人监控并被黑客追踪攻击,甚至担心国家之乱。但事实上,如今电脑已经成为我们不可离开之物,它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给社会带来了进步,我们甚至无法想象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生活。

不管你情愿不情愿,AI作为当下最热门、来钱最快的技术之一,已经成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最狂热的关注点之一,就像剑桥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朔沙娜·祖博夫所言:“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协助下,通过对每个人的监控和信息的榨取,可以实现资本的最大化。”当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这或许更需要我们正视人工智能对整个社会关系的挑战。

人工智能并非一个可预测的、完美的理性机器,它会拥有人类可能拥有的道德缺陷,受制于人们如何使用的企图。也正因为此,我们就更应避免技术的滥用,合理而向善的引导使用人工智能,让我们的未来变得可期可控可预见。毕竟人工智能并非罪恶之源,它本质上只是一种工具罢了。就如人工智能女王卡塞尔所言:“现在世界上有很多虚拟机器人,游戏中也有很多非常逼真的人物形象,但你们会分辨不出来真实和虚拟的区别吗?显然不会。所以,请相信人类,相信自己。”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