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我国5G产业规模2026年将破万亿元 仍存四大难点
2018-05-16 15:44:54爱云资讯514
5G,正在打破传统的通信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衍生出更加开放、融合、创新的通信架构。据赛迪顾问日前发布《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预测,我国5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至2026年将达到1.15万亿元,比4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接近50%。
可以说,5G未来前景非常光明,但实践起来却不太容易。在会上,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朕指出,虽然目前我国5G产业链相对完备,并且已经在部分环节具备一定发展优势,但是仍存在一些四大难点。
“首先,5G还处于规划阶段,概念和技术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起步虽晚,但在5G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的领跑者。”李朕表示,“我国5G在部分核心技术方面已经有所突破,同时也基本确定相应的频谱分配方案。但是,全球5G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方为争夺话语权,正处在激烈的博弈中。如果我国争取不到5G标准主导权,那么之前所做的很多工作将变得徒劳。”
其次,我国还存在部分细分产业链环节薄弱。李朕指出,“目前,从5G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来看,基站和终端等主要环节发展较为成熟,但是某些环节的纵向细分产业链实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处理器、射频功放、滤波器等对产业发展有非常重要支撑作用的核心器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关注度也不够。”
再者,国内电信运营商动力不足。李朕认为,“由于我国4G建设刚刚完成,再启动5G,运营商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此外,随着5G的到来,流量将加速贬值,红利逐渐消失,互联网业务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替代效应也将进一步强化,这将直接影响运营商的总体收入。因此,国内电信运营商在5G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带有一定消极情绪,在5G的推进过程中可能会动力不足。”
最后,国内5G频谱资源不够丰富优质。“我国虽然已经为5G预留了一定的频谱资源,但仍然不够丰富、优质。”李朕指出,“如果我国提出的频谱方案不能被国际上广泛认同,就意味着我国必须被动地去接受别人的频谱方案,需要重新去做另外频段的产品开发,从而不得不面临国内协调的诸多困难,导致我国5G产业发展滞后。”
相关文章
- 5G-A+AI双螺旋融合 推进技术走向集成化应用
- 中兴通讯5G FWA&MBB市占率四连冠,AI、5G-A新品闪耀MWC2025
- 业界规模最大5G-A低空通信专网开启规模商用
- 樱你而精彩!湖北移动5G-A激活智慧文旅发展新引擎
- 中国信通院王志勤:持续系统谋划,加速新通话等5G-A应用扬帆升级迈上新征程
- 肯尼亚运营商携手华为,EasyAAU规模部署推动5G普惠发展
- 5G领航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高通/微美全息持续引领5G+AI融合创新潮流
- GTI携手中移智库发布《5G-A×AI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联合报告,共筑数智时代新未来
- 5G-A上行新标杆!上海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完成全国首个上行3CC商用验证,速率突破835Mbps!
- 中兴通讯发布新一代5G智能安全帽 打造生产安全新范式
- 中国电信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 5G无人机医疗配送网络斩获GSMA全球移动大奖
- MWC 2025 | 5G-A核心网产业峰会在巴塞罗那成功举办!
- MWC25|亚信科技5G专网产品斩获GTI年度大奖
- 中兴5G FWA &MBB市占率再夺全球第一 AI、5G-A新品三剑齐发
- 中兴通讯助力共建共享网络5G-A创新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共赴5G-A新征程
- MWC2025专访爱立信高管:破解运营商增长困局,引领5G-A与AI融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