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来了,车联网和自动驾驶还有多远?
2019-06-10 15:33:55爱云资讯534

正像4G时代短视频应用产业爆发一样,5G第二阶段实施后,我们将看到云服务支持的自动驾驶,从幻想变成现实。
6月6日,工信部发放4张5G牌照,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各得一张。尽管24小时前媒体都得到了预报,但据“中国IMT-2020推进组”的计划,2020年中期或者年底才会进入商用,直到去年还在这样宣传。现在,可能提前了13个月。
“推进组”的权威性毋庸置疑,该机构系2013年2月由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联合成立。其职能就是研判、部署5G推进计划,其实质是国家5G战略的官方技术智库。

与3G、4G不同的是,5G纳入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而不仅是新一代通讯标准。
现在发牌照,而且略过“试商用”,直接发商用牌照,意味着国家彻底抛弃了一步到位的既定战略,“技术优先”选择被“时间优先”策略取代。
这一决定,与技术发展的把握直接相关,与国内经济发展间接相关,并受到今年国际政治大气候的影响。
新房旧房
当前全球主流通讯应用普遍在4G成熟期。对比4G发布的时间线就知道我国跑步进入5G的迫切性。从2008年四季度,3GPP(六国七家电信组织联合协会)发布第一个4G标准算起,直到2013年工信部才发布了第一个4G商用牌照,最后一个4G牌照2015年发布。
而2017年12月22日,3GPP发布第一个NSA版本5G规范,时隔18个月,工信部就一口气发了4张5G牌照。
工信部和运营商一样,都曾瞄准SA版本5G方案,不想采用欧美韩选择的NSA方案。

两者的区别在于,NSA(非独立组网)利用现有4G网络实现5G宽带应用,需要锚定4G网络。而SA方案则须独立组网,首期投资巨大,好处是后者能支持低延时、超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网络传输。有些人将NSA比作重新装修旧房,而SA则是直接买新房,两者在5G应用上的区别巨大。
而站在当前,运营商们刚刚将4G首年的第一笔专项资本开支,刚刚摊销完毕。
那么问题回到了开头,为什么在5G标准尚未锁死的情况下就匆忙发牌?
无论NSA、还是SA,只要发牌,最大的利好肯定属于通讯设备商。

有些人认为,中国发牌,是迫使3GPP认可华为的5G地位。事实上,华为的5G专利群,已经充分植根于3GPP发布的5G标准之中。无论韩国、英国、欧盟,还是将华为拒之门外的美国,无论它们使用哪一家的5G设备,都必须符合3GPP的5G标准。哪怕没有用一台华为设备的美国5G网络,同样充满着华为基因。
三星刚刚通过本国5G铺网,拿到5G设备出货量全球第一,然而优势转瞬即逝,原因是中国来了。未来的几个月,华为将没有悬念地坐到全球第一5G设备供货商的座位上,而且优势无可撼动。移动为首的运营商已经准备了数百亿5G首期建设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蛋糕属于华为。
华为的命运交响曲
华为刚刚遭遇供应链打击和全球封锁。5G牌照发放后,华为官方宣布其面向全球市场的5G基站发货已超过10万个,其中一部分系三大运营商所下订单。

在国内4G网络建设中获得大笔订单的诺基亚、爱立信和中兴,都将继续分享盛宴,而完成对三星的碾压。中国发牌,促使通讯设备领域回到传统格局,对冲美国的杯葛。
让华为将技术领先优势兑现,将给这家风暴眼中心的企业重整供应链的时间。美国人的系列打压举动,将华为在整个国家通讯技术、智能技术发展的地位,直接提升至战略级别。这种效果,真是美国人想要的?
国家战略抉择
当然,发牌绝不仅是为了华为的生存,而是为了争夺信息领域领先地位。我们以更短的技术迭代周期,终于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赶超,进入第一梯队。这和汽车排放标准更替加速过程,如出一辙。反映了国家在重要产业领域的一贯思路。
国家目的是培养一批先进企业,直接参与全球前沿市场的争夺。在产业链分工中体现出强烈的排他性,通过技术和标准护城河,占据产业制高点,进而实现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向高端转型。

在这场战争中,国家和运营商是后盾和决策者,两者选购权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持续影响商业竞争的走向。
5G将带来全新应用场景,可能成为我国多个高端制造、服务行业的历史性领先机遇。因此,发牌不能等。
不过,在部署前期,仅有大带宽场景(eMMB)可先行局部落地,有机会引爆的,可能只有VR/AR类应用。自动驾驶、车联网需要大规模联网和高可靠、低时延的关键应用落地,需要等待5G第二阶段(即SA方案)建设成功。
自动驾驶,未来可期
正像4G时代短视频应用产业爆发一样,5G第二阶段实施后,我们将看到云服务支持的自动驾驶,从幻想变成现实。

随着技术前景的明确化,一旦高速、大带宽、高可靠性的云服务部署完成,基于本地智能的自动驾驶方案将迅速枯萎,甚至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就像当年等离子和液晶在商业前景不明确时候较劲良久,但当液晶面板制造技术取得突破后,等离子阵营立刻崩盘。
现在发牌,意味着5G第一阶段(NSA)技术储备成熟,这一阶段将持续到2020年,启动相关应用落地。而第二阶段(SA)则可能在2020年推出标准,商业进度仍不明确。
曾有人预测是在2024年,但华为于5月29日组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任正非提出的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三大未来突破点,前两个在该事业部的业务范畴。而边缘计算则是5G第二阶段的关键基础技术,兑现5G端服务能力,与自动驾驶场景应用息息相关。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5G标准,500公里时速下的时延不超过1毫秒,峰值速率高达20Gpbs。届时云平台的能力,允许包括汽车在内的千万台设备同时接入。这可能才是我们设想的、梦幻般的5G标准场景。

如此看来,5G的第二阶段技术将在2022年发展成熟,运营商是否随即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则有很多制约因素。而基于云服务的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应在其后的一两年,大致在2024年之后。
在2015年的时候,Waymo CEO克拉夫西克认为,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商业应用可能需要10年。这一预测,居然和眼下的形势推演暗合。但颇具戏剧性的是,届时,Waymo的技术方案还能否位居主流,并不乐观,中间存在的变数就是5G第二阶段能否按期部署。
相关文章
- 5G-A+AI双螺旋融合 推进技术走向集成化应用
- 中兴通讯5G FWA&MBB市占率四连冠,AI、5G-A新品闪耀MWC2025
- 业界规模最大5G-A低空通信专网开启规模商用
- 樱你而精彩!湖北移动5G-A激活智慧文旅发展新引擎
- 中国信通院王志勤:持续系统谋划,加速新通话等5G-A应用扬帆升级迈上新征程
- 肯尼亚运营商携手华为,EasyAAU规模部署推动5G普惠发展
- 5G领航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高通/微美全息持续引领5G+AI融合创新潮流
- GTI携手中移智库发布《5G-A×AI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联合报告,共筑数智时代新未来
- 5G-A上行新标杆!上海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完成全国首个上行3CC商用验证,速率突破835Mbps!
- 中兴通讯发布新一代5G智能安全帽 打造生产安全新范式
- 中国电信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 5G无人机医疗配送网络斩获GSMA全球移动大奖
- MWC 2025 | 5G-A核心网产业峰会在巴塞罗那成功举办!
- MWC25|亚信科技5G专网产品斩获GTI年度大奖
- 中兴5G FWA &MBB市占率再夺全球第一 AI、5G-A新品三剑齐发
- 中兴通讯助力共建共享网络5G-A创新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共赴5G-A新征程
- MWC2025专访爱立信高管:破解运营商增长困局,引领5G-A与AI融合创新